【新批评】毛主席是如何批判“爱国主义”的

毛主席是如何批判“爱国主义”的

——正确界定两种“爱国主义”

文/曾敬东

    

这里所说的“批判”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分析、判定、界定的意思。很明显,这是辨证分析问题的态度。现在群众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个是全盘肯定爱国主义;另一个是相反,全盘否定爱国主义。主流媒体也在大肆宣扬不分阶级、不分条件的所谓“爱国主义”,所以有必要澄清。

  

毛主席是怎样论述爱国主义的呢?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这样说过:“国际主义者的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呢?我们认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都是他们国家的战争的失败主义者。用一切方法使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战争归于失败,就是日本人民和德国人民的利益;失败得越彻底,就越好。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都应该这样做,他们也正在这样做。这是因为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战争,不但是损害世界人民的,也是损害其本国人民的。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中国是被侵略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日胜利是责无旁贷的。因为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为此理由,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其全部的积极性,英勇坚决地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拿枪口瞄准日本侵略者。为此理由,我们的党从九一八事变⑴开始,就提出了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命令红军改编为抗日的国民革命军开赴前线作战,命令自己的党员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这些爱国主义的行动,都是正当的,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一点也没有违背国际主义。只有政治上糊涂的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才会瞎说我们做得不对,瞎说我们抛弃了国际主义。”(选自《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仔细分析主席的话,可得出如下结论:

 

1、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是以国际主义为基础的。共产党人首先是国际主义者,然后才是爱国主义者,顺序不能搞反了。有人说毛主席先是爱国主义者、然后才是社会主义者,那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积极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无不显示出主席的国际主义原则。相反,修正主义者抛出的“三和两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全民党”、“全民国家”)、“三和一少”(对帝修反要“和”,对世界革命援助要“少”)的政策路线恰恰是以狭隘的“爱国主义”为思想基础的。

 

2、法西斯式的“爱国主义”必须反对。不仅口头上反对,而且在行动上要促使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失败,这才是国际主义原则。国际主义的原则,就是不分国界的无产阶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3、在被侵略国家主张爱国主义,就是对国际主义的具体实施。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共产党人而言,这种爱国主义一定要保持“本阶级的独立自主”原则,否则就是阶级投降主义,最终背叛共产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丧失无产阶级立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就有一种声音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这其实就是阶级投降的主张,使共产党丧失独立性。

 

  

一般来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辩证的关系,既有矛盾,又是统一的。即使是针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爱国主义,也需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否则很容易导致社会帝国主义。

    

现在,我们再引用毛主席在解放后说的话,来阐明爱国主义的本质:

 

 

“日本人最好挡住在石家庄、太原以北。可是日本人不听话,你怎么办?一直打到广西、贵州。我的意思是最好打到重庆、西安去,他也不听我的呢!

    

“我这个思想,跟列宁接近,叫作半败北论。公开拥护蒋介石抗日,反对顽固派,实际希望最好把蒋委员长也打死。”

 

“我是半败北论。列宁是主张完全败北,主张政府军完全被打败。那时,俄国和日本的军队在旅顺、大连、辽阳一带打仗。越彻底越好,革命就会起来了,俄皇的威信就会完蛋了。

    

“我们打日本,不能学他的全部,实际上要用他的。蒋介石王八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几百万军队都是反革命的军队,跟我们打了十年,又有三次反共高潮。我是希望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地方越占得多越好。”(选自《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纪要》,见《毛泽东思想万岁》一书)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使用“爱国主义”口号,实际是一种斗争策略。毛主席巧妙利用它,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爱国主义是个好听的“词儿”,却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国家是什么呢?马克思讲,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国是反动的。当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出卖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时,人民应该起来推翻这个反动统治,而不是联合它。而往往执行卖国主义路线最积极的,肯定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以,爱国就要首先打倒这个反动阶级。

  

爱国主义表面上看是没有阶级性的,一般地,资产阶级是很喜欢用这个口号来忽悠无产阶级为其服务的。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最高利益出发的爱国主义,是符合马列毛思想的;相反,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反动的,是对无产阶级的欺骗。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资产阶级为消解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高举起“爱国主义”大旗。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号召俄国无产阶级和各国社会民主党抵制战争,战争开始后又号召大家促使本国政府失败,以利用统治阶级的失败趁机夺取本国政权。可惜的是,第二国际中只有少数人听从列宁的建议,其他人都被本国政府宣传的“爱国主义”所忽悠,充当了资产阶级的鹰犬。可见,丧失阶级性的“爱国主义”,必然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列宁曾经指出,小资产阶级和小知识分子是“爱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小资产阶级,由于它的经济地位,不像大资产阶级那样与国际资本联系紧密,而且害怕外国大资本的侵入,所以比任何其他阶级都真诚地“爱国”。小知识分子是附着在小资产阶级身上的,他们也配合小资产阶级高呼“保卫祖国”。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没有祖国的。“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资产阶级的财富。如果说爱国,那要等无产阶级看到即将夺取政权的希望,去“爱”他们未来的“自己的”祖国。资产阶级忽悠说,国家是全民的、不分阶级的,实际是要无产阶级做他们永远的奴隶。当他们的统治出现危机时,他们拼命地鼓吹要“保护我们的国家”,实际上是保卫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

  

总之,反卖国、反剥削、反压迫的爱国主义是革命的,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爱国主义是进步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爱国主义”是反动的,是欺骗、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

  

同志们,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爱国主义,对具体的某一类“爱国主义”思想要辩证地分析,不要一概而论,要么完全肯定,要么完全否定,这都是很危险的。前者容易导致右倾的投降主义,后者可能会形成“左倾”的关门主义,不可不察也。

 

 

编辑:飞舟

来源:《旗帜文萃》授权人境网发表

 

0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6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