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乡建】集体共富50村之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

 

 

西辛庄的发展之路

——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

文/楚岩

 

 

 

河南濮阳县西辛庄村,原来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二十多年来,在全国优秀党员、村支部书记李连成的带领下,艰苦创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把一个贫穷落后、没有任何基础的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享誉全国的社会主义新村。2010年,全村共有企业10家,总产值将突破10亿元,人均纯收入25000元。

 

 

一、从种植大棚蔬菜起家

 

西辛庄,原来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周围四乡八里都歧视这个村,叫它“小辛庄”。全村400亩土地,全部是盐碱地,长不出庄稼来。全村百姓只有用来熬盐,卖盐换钱来维持生计。土改时,全村每家都是贫农,连一户中农都没有。因为穷,村里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村支部书记李连成兄弟7人,没有一个进学堂门。1977年,李连成结婚成家,只有两间破得都是窟窿的小屋,一张旧床、一口锅,几个碗,一把勺子。这就是李连成全部的家当。1978年,政策放活了。头脑灵光的李连成到山西拉煤、到内蒙古搞建筑,又回到村里搞地膜西瓜。经过几年打拼,李连成略有积累。

 

1983年,中原油田成立。李连成抓住油田开发、蔬菜比较紧缺的机会,积极发展蔬菜大棚。他没文化、没技术,便自己骑着自行车到农业局找专家,花了1万元的高价从开封南郊请技术员作指导。1988年,李连成的两亩辣椒1年产量达到万斤,收入2万元。到1991年,几年下来,他种辣椒净赚了17万元。李连成盖起了两层小楼,成为西辛村的首富。李连成富了,但村里并不太平、并不安静。由于村干部办事不公、又有贪污腐败的行为,村民成群结对冲进村干部家里闹事,还有村民抱着账本到乡上去找领导。在众望所归下,李连成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看到乡亲们还处在贫穷当中,有的人家连看病吃盐都成问题,刚刚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李连成很不是滋味。他想:“一个人富了不是什么真本事,要让全村都富裕了才是真本事。”于是,李连成利用自己种菜的特长,发动全村群众种大棚蔬菜,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李连成将自己家里的三个棚中的两个棚子,无偿转让给村里的贫困户。为了发动大家种菜,他在村中广播:谁家搞蔬菜大棚,他就帮谁家跑贷款,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在李连成的带领下,西辛庄的蔬菜大棚很快地发展起来了。第一年有20多个棚子,第二年达到40多个。就凭这一项,当年全村人均增收500多元,全村增收30多万元。在李连成的带领下,全村村民初步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二、无工不富,创办村级企业

 

到1994年,不仅西辛庄,濮阳市各地发展大棚蔬菜,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1994年,濮阳市搞白色工程,号召全市发展大棚蔬菜。“物以稀为贵”,李连成从这个朴素的道理出发,认为再靠大棚蔬菜就无钱可赚了。俗话讲:“无工不富”,在具备一定原始积累的情况下,要实现全村经济的二次腾飞,就必须办工业、上项目,有力同赚、有风险共担。李连成种菜行,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他,办企业行不行,群众没有把握。经过李连成再三动员,最后村中的13户人家,兑股21万元,办了西辛庄村的第一家企业——再生纸厂;企业一创业,就赚钱了,到1995年实现股份红利12.7万元。看到企业赚钱了,有的村民又后悔起来。1996年底,正当群众羡慕后悔的时候,李连成做通股东的工作,将价值100万多元的再生纸厂以60万元的低价卖给全村村民,让全村人以每股一万元入股。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全村一片欢呼。不到两天,全村166户筹集股金168万元,改建了造纸厂,还新建了一个再生纸厂。西辛庄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村上在外地工作的人的注意。离家36年,西辛庄村人李双进看到报纸后,兴奋不已,专程回家一饱眼福,欣喜之余,写下了《喜看西辛庄的巨变》。文中说:“贫穷的昨天:西辛庄、多贫瘠,领导不力心不齐;无学校,光棍多,贫穷落后受人欺;欣喜的今天、西辛庄变化大,全靠两委来策划,富民决策得人心,好事实事办到家;美好的明天:西辛庄,展未来,前程似锦振人心,村变人变观念变,精心刻画文明村。”西辛庄的企业越办越多,初步实现了家家有股、户户分红的目标。不到几年,李连成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相继建起了工业用呢厂、纺织厂、木雕厂、牛仔布厂等8个股份制企业,到2004年底,西辛村集体累积已达2450万元。

 

近年来,以优质天然气能源的电光源产业发展很迅速,由于受电力、用工等因素的制约,有向内地转移的趋势。而濮阳是中原油田的主产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李连成决定利用当地的天然气资源和玻璃产业优势,以园区模式发展电光源产业。经过多方协调,西辛庄与中原油田达成了日供10万方天然气的协议。为了充分利用发展机遇,扩大发展规模,西辛庄村从此也由股份制合作向股份与招商并举的办法推进经济的发展。2004年,在庆祖镇的帮助下,西辛庄与上海闵原电器有限公司合资1.2亿元兴建了濮阳华珍电子有限公司,该母公司产品产量占据全国电光源行业同类产品40%的份额。

 

在引进外资发展、看到外地光源企业发展的同时,李连成决定自己试办电光源企业。他决定自己搞一个。2006年,他在村里找了两户懂技术的村民,经过协商,每家出10万元建设一个自己的天成科技照明有限公司。2007元旦,公司每个股份能分红22万元的时候,李连成提出二次创业,将公司低价转让给全体村民,吸纳村民股份500万元。在李连成的带动下,西辛庄村相继建起了亚光节能灯、华辉节能厂、星光节能灯厂、久阳节能灯厂、纸箱厂、纯净水厂等。目前,以西辛庄为核心,已经形成了豫东北规模最大的电光源产业集群。十几年来,西辛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年递增,1991年600元、2000年5000元、2001年5600元、2004年7800元、2005年10800元、2006年12000元、2007年13600元。

 

西辛庄村靠工业发展致富,但也不忘记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发展,2002年西辛庄村积极与邻村协调,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了1000亩107速生杨高效农业观光区,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采伐、统一销售,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的使用效益,又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和集聚区人员的增多,西辛庄村的服务业也得以快速发展。2007年,西辛庄村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资500万元建起了融宾馆、餐饮、超市、商务、农民工技能培训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楼,村里成立了联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逐步走出了城市里的物业管理模式。2008年,村里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全省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楼。

 

 

三、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民生幸福。西辛庄在抓项目、促发展、兴村富民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村子发展起来后,应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普遍需求,西辛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累积投资8000万元进行新村规划,村里开挖了人工湖、拓宽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绿化了街道,户户住上了205平方米的别墅小楼。

 

李连成没有跨过学堂门,深受不识字之苦,因此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说:“村里致富了,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小学,俺没有读过书,这样的亏,不能再让村里的娃吃……”。在李连成的大力倡导下,村里投资60多万元,建成在濮阳市堪称一流的农村小学,还专门修建了教师公寓,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村里还有敬老院、有文化广场、有村办公大楼、有卫生所、有图书室、有秸秆气化站、有闭路电视、有自来水、有柏油马路、有路灯、有电话、有宽带……

 

村里过去存在的不良现象现在全没有了,没有一座庙宇,没有一个信鬼神的,没有一户邻里不和的,没有一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没有没有打架斗殴的,没有赌博打牌的,没有一户红白事大操大办的,没有一户上访告状的……

 

2007年,李连成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大会上。李连成用民谣的形式进行发言。他是这样说的:“党的惠农政策好、咱老百姓忘不了;免了俺们农业税,历朝历代难做到;粮食直补实惠多,大家种地劲更高;国家实行新农合,困难农民享低保;村村通了柏油路 ,条条致富阳光道。”

 

现在,你走进西辛村,宽阔的主干道、气派的照明灯、家家户户挂满枝头的果实,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格外醒目。在村里,车水马龙、行人往来络绎不绝,宛如一个繁华的城市。

 

 

四、先行者的力量

 

西辛庄村,由一个满是盐碱地的贫穷落后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共富村,李连成功莫大焉。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领头人的力量。1991年,李连成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天就立下了“要是喝群众一盅酒就割舌头,花公家一分钱剁手指头”的军令状,规定村里不设吃喝招待费。如果需要管饭,村干部对口自费安排。李连成对吃吃喝喝的歪风邪气,有正确的认识。他说,领导盼的是村干部干事,只要干好事比请领导吃饭给领导送礼强。在李连成的坚持下,村中多年没有招待费。

 

李连成注重化解矛盾。他注意格外照顾与他关系不好的农户,大胆启用过去曾经打骂过他父母的孩子当企业的副厂长、中层干部,村民们深受感动。李连成的宽宏大量,使村民深受感动。村民李稳健在家里挂着一张牌子,上面写着:“我李稳健全家向李连成书记学习,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习他为村民办实事,学习他为村民克服困难,学习他艰苦朴素、艰苦创业。”

 

1998年西辛庄村,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为了消除群众的疑虑。李连成选了村东南角的大臭水坑作为新宅基。光填平这个水坑,李连成就花了16000元钱。李连成说“俺是支部书记,要带头吃亏,哪没人要我就往哪里搬,谁有意见我就给谁换”。群众见李连成选了一个臭水坑,都打心眼里佩服李连成办事公道。有李连成带头,西辛庄村庄改造进展迅速,2000年底,全村200套楼房全部建成。7月的一天,村民400多人敲锣打鼓地给李连成家里送去牌匾,上书:“赠李连成书记: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

 

李连成全部心思都用在村庄的发展上,在妻子赵金镯的眼里,他总是一个带头吃亏的人,在全村群众眼里,他就是全村的“守护人”、“定盘星”。一次,濮阳市一位领导对西辛庄的村民开玩笑说,要把李连成调走。村里的几位老人不知是开玩笑,当即围住这位领导,认认真真地说:“谁敢把李书记调走,俺就告他”。西辛庄的飞速发展使群众深切地感受到核心的作用。现在村里人有两怕:一怕李连成不干,二怕李连成病故。有一次李连成患病住院,村民几十人几十人地去看他,就连两位双盲人也不例外。

 

李连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以李连成为原型的大型现代豫剧及电影《村官李天成》走红全国,八集电视连续剧《当家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在诸多鲜花和荣誉面前,李连成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他总是以史来贺为榜样,说史来贺五十年的先进典型不倒,去世后,村子里面仍然红红火火,村民过着幸福的生活,值得他认真学习。他经常告诫自己说:“我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要谦虚谨慎,都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我李连成才算牢记了两个务必,我李连成宁可将自己的命丢了也不会给共产党脸上抹黑。”

 

编辑:飞舟

作者授权人境网发表

 

0
发布时间:2024年6月28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