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人】本田罢工回顾

 

文/东风编辑部

 

 

2010年5月17日,南海本田爆发2000人的大罢工。从5月17 日开始,直到6月4日结束,罢工前后持续 19天。在此期间,工人进行了坚韧的斗争,顶住了政府和资方的联合施压,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获得了罢工的胜利。这次罢工是承前启后的一次罢工——一方面,它是 2010年以来工人经济斗争的继续;另一方面,在这次罢工中,工人明确提出了重组工会要求,打响了新工人工会斗争的第一枪。

 

 

 

一、罢工的原因

南海本田,地处广东佛山南海区,是本田集团的零部件供应厂,生产汽车的变速箱。罢工前,该厂有员工大约 2000人,多数为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中八成是实习生;少部分为文员,同时还有少量的日方员工。南海本田之所以爆发罢工,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管理严苛、工资低、待遇差别大等矛盾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南海本田的罢工。而所有这些矛盾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薪酬待遇。

要了解本田的罢工,首先就要了解员工的工资。本田员工工资分成很多级别,但大部分员工的级别是 I级。I级工资共1510 元,扣除保险等,实际到手的 1211元。除去房租 250元、吃饭 300元、电话费 100元、日用品100元、工会费 5元,实际每月剩下的仅有 456 元。如果再添置点衣物,和朋友去下个馆子,或者出去玩一玩,那就几乎剩不下什么钱了。本田罢工之后,就有员工给记者诉苦:“就算现在辞职,我们连火车票也买不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方高管员工的薪酬,日方高管员工的薪酬高达每月 5万元。一边是在温饱线挣扎的中方底层员工,另一边是拿着高额薪酬的日方高管员工,巨大的落差使得原本就过低的工资更为刺眼。如果说过低的工资是导致本田罢工的基本矛盾,那么巨大的落差就使得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同时,周边的新闻又在不断报道各地涨薪调薪的情况。多种因素聚集在一起,南海本田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二、罢工的准备

南海本田生产变速箱,一共有五个科,铸造、齿轮、铝加工、轴物和组装,其中

组装为流水线上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一道工序。如果这个环节停工,势必导致整个工厂流水线停止作业。本田的罢工,也是从组装车间开始的。掀起罢工的关键人物谭国成,以及最初的罢工核心团队,都是从这个车间出来的。 谭国成,湖南人,熟读毛泽东诗词,了解毛泽东事迹,是一个爱打抱不平,也会思考懂策略的工人。谭国成原本就计划辞职,所以没有什么顾虑,于是打算在辞职前搞一次罢工,给大家谋点福利。

从3月份开始,谭国成在组装车间秘密串联,进行罢工游说。组装车间大概 200多人,谭国成串联的对象主要是较为熟悉的湖南老乡。经过一段时间,筹备罢工的队伍扩大到20余人,大部分是在组装科干了一年以上的老员工,湖南老乡居多。4月6日,谭国成正式向公司递交辞呈,进一步坚定了组织罢工的决心。5 月 10 日,长假之后工人回厂上班,了解到佛山上调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从 770元上调到920元。厂方不得已上调了基本工资,但降低了工人的职能工资,结果工人的工资并没有上涨。工人原本满怀期待,觉得能够涨薪,如此一来,引起了工人普遍不满。 此时谭国成等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几个核心工友商量后决定,趁大家普遍不满的时候号召罢工。罢工的时间定在5月17日,即星期一。罢工之前,核心工友相互通气,并通知了其他可靠的工友。5月17日,在例行的晨会之后,工人们按部就班地到生产线上,谭国成按下了生线上的那个红色按钮,南海本田大罢工正式开始。

 

 

三、罢工的过程

本田罢工历时19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月17号开始第一轮罢工,到5月20为止。双方初次交锋,17日下午资方承诺5月21 日给出答复,工人有条件复工。

5月17日早上7点50 分,谭国成按下了流水线上的紧急按钮,随即锁定停机。谭国成等人对着各自流水线的员工高喊:“工资这么低,大家别做了。”本以为会一呼百应,结果却差强人意,经过一番动员,罢工队伍艰难的增加到了 50人。接着,他们来到隔壁的铝加工车间“串联”,不过这里的工人也没有理会罢工的口号,仍然埋头干活。接着,在轴物车间,谭国成遭遇了同样的尴尬,无人响应。铸造车间的工友们也对这支罢工队伍投来疑惑的眼神。

随后,罢工的队伍来到篮球场静坐。正在谭国成等人不知怎么推进罢工的时候,罢工的消息却以短信的方式,在实习生中迅速传播开,一些生产线上的工人开始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由于工厂采取流水线作业,任何一个环节停工,将导致整个生产停顿。于是,大部分工人被动地卷入停工。

与工人的“淡漠”形成鲜明对比,资方表现得非常的“重视”。中午,资方准备了 6块白色公告板,供员工提意见。不料此举却激发了员工的热情,久被压抑员工蜂拥而上,宣泄自己的意见,不一会就写满了 100多条意见,黑压缭乱的文字占领了公告板的每一个角落。意见的核心是加工资,其后工人统一意见,加薪 800元。

下午,公司方承诺21 号给出答复。作为条件,工人在此期间继续开工。5月20日,南海本田、狮山工会与谭国成、萧浪等四十五名工人代表进行了第一次见面,

南海本田表示将于5月24日给员工一个明确答复。资方一拖再拖,几个核心工人认为,这是资方在耍缓兵之计。为鼓舞工人们的斗志,谭国成等人在工人们中宣传:“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是没有回头路的……”

第二阶段,从5月 21日重新罢工,到5月27日工人明确提出要求为止。这是双方第二次交锋,资方昏招连连,蠢事不断,直接激怒了工人,罢工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本田数厂受罢工影响而逐步停工,经济损失巨大。而工人情绪高涨,并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

5月21日,工人探听到公司准备在其他地方找人,以此来应对罢工,而不会给

工人加钱。工人群情激奋,开始了第二轮罢工。 5月22日,本着擒贼先擒王的考虑,南海本田决定迅速解聘谭国成和萧浪,并用大喇叭向全公司广播已经开除这两位带头者。资方本以为工人只是乌合之众,带的被开除之后,剩下的人必然作鸟兽散。不料,资方此举非但没有吓退工人,反倒激起全厂工人的愤怒,连之前表现淡漠的工人也开始团结在一起,自此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从5月23日起,为了防止日方拍照报复,罢工者开始穿上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统一的口罩。5月24日,南海本田公布了一个方案,每个工人增加 55元左右的伙食补贴。方案公布后,工人觉得这是资方在羞辱自己,觉得自己被资方耍了,资方看不起人,甚至之前淡漠的工人都非常不满意。这直接导致罢工再起。

由于自动变速箱供应中断,本田组装厂开始逐步停产。本田停产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汇聚到南海本田,工人通过 QQ群等方式,将之公布给所有罢工人员。此时,南海本田的事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外界关注,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工人还通过佛山本地论坛实时对外发布消息。

本田方受到了空前的压力,资方不曾想工人的罢工能持续这么久,以至于导致本田在华整车厂停产,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工人方在外界的关注下,也不再孤立无助,外加获知本田停产的消息,工人罢工的信心更加坚定。至此,罢工的主动权开始逐步转移到工人手上。

5月26日,厂方张贴告示,决定给正式员工平均加薪 320到355 元不等,实习生从第3个月起,加薪至 1569元——这与现在老员工的工资水平接近。这与之前的羞辱性方案不同,是资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妥协。不过,这一方案与员工们加薪800 的目标仍相去甚远。工人并不接受这个方案,罢工依然在三个班次的员工之间交替进行。

资方不甘心就此失败,准备对工人发起新一轮进攻。5月27日,资方给到岗出勤的所有工人发了一份《承诺书》,要求员工“绝不领导、组织、参与怠工、停工、罢工”。“厂方透露出来的意思是,签的就是留在这里工作;如果不签,明天就是自动离职。”但大多数人对此不屑一顾,为回应厂方发放的《承诺书》,工人代表当天草拟了 6点要求。

1、工资提高800元,全部加进基本工资里面,公布 800元体现在哪一项要明确说明(通告),工资提升 3 天内重签劳动合同,年度提升不可少于 15%,年终奖、节日奖金比上一年有增加。

2、追加工龄补贴,工龄增加一年加100 元,10年封顶。

3、这段时间部分员工被抢的工卡,恢复生产当天归还员工,事后不能解雇、辞退、劝退任何一位员工,前几天罢工事件辞退的几位员工必须安排复工,并保证不对罢工事件追究责任。

4、21日至恢复生产日止的所有工作日公司要支付工资。

5、员工在17日提的意见恢复生产一个月内要有答复。

6、重整工会,重新选举工会主席等相关工作人员。

至此,工人的情绪达到罢工以来的最高峰。

第三阶段,从5月 28日政府大规模介入,到6月1日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介

入调解为止。由于本田数厂停工,政府在压力下介入罢工,分化瓦解工人。工人承受了来自政府和资方的巨大压力,部分工人甚至一度感到罢工要失败了。但是 5月31日政府工会殴打员工的恶劣事件,再次激怒了工人,提升了工人反抗的情绪。

5月28日,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当地政府正积极协助调解。5月29日,镇政府针对实习生发起进攻。政府把实习生所在学校的校长召唤到该镇的桃园中学,为他们每人提供一间临时教室,把实习生叫过来做思想工作。一位杜姓校长,对着讲台下的学生反复奉劝:“要换位思考,换了你是老板,工人老罢工怎么办?”此时,实习生的压力逐渐变大。

5月31日,南海本田同意加薪366元,并集合所有工人现场讲解加薪流程。工人到场后,就被厂方按科室切割分组,每组配置政府人员、政府工会人员、学校老师,对工人一个个做工作。工人事后回忆,他们当时感觉到空前的精神压力,会场气氛非常压抑。会后,工人各自回到车间,由狮山镇总工会人员监督其复工。也就是在这一天,员工和工会人员发生冲突,工会人员围殴工人,数名工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工会的暴行激怒了工人,工人团结一致要求工会道歉,并追究打人凶手。

6月1日,资方和政府再次集合工人,解释加薪的事。然而经过昨天工会的暴行,工人情绪完全不同了。当狮山镇总工会人员开始讲话时,工人情绪开始变得激动,质问他们 31日的“打人事件”。与会工人怒道:“我们先不谈工资,工资不重要,先把打人的事情解决!”

政府的介入本给工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事后工人回忆,觉得当时非常压抑,甚至觉得罢工要失败了。然而,镇总工会愚蠢的打人行为,却彻底的激怒了工人,重新点燃了工人的情绪,坚定了工人的团结。

第四阶段,从6月1 日曾庆洪介入调解,到 6月4日谈判结束。资方政府都束手无策,而工人也已经非常疲惫了,此时,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介入此时调停。在此阶段,工人再次选出自己的谈判代表,并发布告各界公开信为谈判造势。最后,经过 5小时激烈的谈判,罢工胜利结束。

6月1日,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介入调停本田罢工事件。曾庆洪收集了员工意见和要求,表示将协助工人与资方协商,并当场促成此前打伤员工的狮山镇总工会发出道歉信。他的亲民姿态获得了员工的信任,双方达成协议,约定 6月4日劳资双方派出代表谈判,而在这期间,员工先行复工。

6月1日当天,罢工的工人推选成立了罢工工人谈判代表团,共有 16名成员,基本覆盖各个科室。6月 3日,代表团发表了《佛山本田罢工工人谈判代表团致全体工人和社会各界的公开信》。公开信逻辑清晰,不卑不亢。代表在公开信中,呼吁员工要保持高度团结,避免被资方分化;要求资方拿出诚意,展开善意的谈判;谴责工会打人的恶劣行径;并希望社会各界支持工人们维权的壮举。

6月4日,双方代表经过 5小时的艰苦谈判,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资方做出进一步的让步,由之前提出为工人调薪24%,再提高至 33%,即从本月起为每名员工调薪 500元。经过长达19天的艰苦拉锯,本田工人大罢工,最终胜利结束。

 

四、连锁反应

本田罢工获得的巨大胜利,在工人心中树立了一个标杆,其影响仿佛浪潮一般,迅速传开。罢工的影响从本田系统内部开始,逐步波及到其他汽车公司,最终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工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罢工。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本田系统的罢工和大连工业园区的罢工。

6月4日,南海本田胜利后,其他观望已久的本田系统的公司,开始沿着榜样的足迹,向前迈进。

6月7日,本田的排气系统供应商,即位于佛山的丰富汽配有限公司 200多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罢工工人打出横幅呐喊:“我们有多少年可活,我们将来怎样生存!”

6月9日,广东省中山市的固力本田制锁公司约500名工人举行罢工,并在工厂外聚集示威。要求仿效南海本田,将每月的基本工资从930元提高 1600元,并在加班时领取双倍工资的加班费。同时,工人还明确要求重组工会、严惩之前殴打员工的保安人员,并敦促资方保证组织罢工行动的员工不会遭到报复。

6月17日,地处湖北武汉的艾帕克汽车配件公司200多名工人罢工。该公司是东方本田的供应商,为其生产车身骨架板金零部件。工人提出了增加工资等一系列经济要求,并比照南海本田,提出的加薪幅度不低于800元。

同样是6月17日,天津的丰田合成公司爆发罢工,汽车行业的罢工风潮突破本田系统,开始全面波及。罢工历时 3天,最终公司许诺增加每月 200元人民币的“全勤奖”。

6月21日,广州市南沙区的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的爆发千人大罢工,要求厂方提高工资并改善福利待遇。该公司产品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在华主要客户除了丰田外,还包括其他 15家整车厂。罢工工人极其夸张的提出了 200多条要求,核心就是加工资。经过 4天的罢工,所有员工每人增加工资800 元。

7月12日,佛山罢工再起,本田子公司阿兹米特汽车配件公司近 200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500元。

7月21日,广州市欧姆龙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在每月1270 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加薪 40%。

与此同时,广东其他行业的工人罢工也此起彼伏,6 月 7 日,广东惠州仲恺开发区的亚成电子厂 2000多名工人罢工。次日,广东珠海伟创力集团(美资)500 工人罢工。6月22日,广州日正弹簧有限公司工人罢工。一系列的罢工之后,广东政府坐不住了, 7月底,“搁置两年之久的《广东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再次摆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案头接受审议。”该《条例(草案)》中的相关内容规定,两成以上职工集体提出工资协商要求就可以启动集体协商程序。政府开始尝试将工人的抗争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

 

 

五、罢工的意义

本田罢工,不论从组织性、持久性或者最终的结果,都是当时新工人中罕见的。核心人员提前 2月筹划罢工,罢工准备期就形成了 20左右的核心团队,罢工初期明确纪律,“不砸设备、不破坏工厂、不给当局留下口实”;罢工事件整整持续 20天,期间工人顶住了各种压力,在领头人被开除、政府介入镇压、资方分化瓦解等等各种不利的因素下,团结一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然而这并不是本田罢工的重点,本田罢工有两点突出之处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本田罢工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劳资谈判。6月1日,工人选出自己的谈判代表团。6月3日,发布告各界的公开信为谈判营造有利氛围。6月4日,在政府和第三方的介入下,劳资双方各派代表,对等的进行谈判。工人明确的提出自己的诉求,双方进行了历时 5 个小时的漫长谈判。这既不同于工人去“讨薪”,也不同于以往不对等的“谈判”。工人完全是以一种“站起来”的姿态,与资方进行对抗。

其次,本田工人明确提出重整工会。罢工工人明确提出要重整工会,选出能代表自己利益的“真正的”工会委员。罢工结束后,本田工人进一步落实了重整工会的诉求,并于当年选出了自己的工会代表。之后,在工会的带领下,本田工人逐年与资方进行加薪谈判。2011 年,本田工人工资再次增加 611 元,增长 32%。2012 年,工人把罢工的组织者选举为车间工会委员,加强工会的力量,抵制资方的渗透。这表明,工人已经意识到集体的力量,意识到组织的重要性。本田工人的斗争,打响了中国新工人工会斗争的第一枪。

工人的罢工、集体谈判以及工会诉求,直接促使国家考虑要把工人的斗争纳入到有序的范围内,即把工人的工会和集体协商制度化、规范化。本田罢工是工人运动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对于我们开展工作非常具有启迪意义。

 

 

编辑:飞舟

来源:公众号国仁青创

0
发布时间:2024年6月29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