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再谈《黑与白》:没有叛变的甫志高更可怕
时间:2024年8月19日
地点:河南郑州
我真正的专业是研究现代小说,就是研究这一百多年来的小说。所以我是从一百多年来中国小说的角度,来看刘继明老师这个作品。
可能大家主要是从革命思想的角度来看。这样看,也对。但是呢,不足以说明《黑与白》的艺术成就。真正的这个左派啊,要超越左右,要站在空中,去看左右。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所以毛主席在左派里边是被打成右派。大家要明白,像毛主席,像鲁迅,像孔夫子这样的人,不能够用左派右派来说。它(《黑与白》)是一个大全,覆盖一百年来的中国。我那个评论题目叫《百年历史的照妖镜》。我们这一百年来,文学的任务是促进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要促进现代化就得照妖,捉妖,打妖。我们历代的文学家都在完成这个任务,最有代表性的是鲁 迅。鲁迅就为我们捉了很多妖。比如说阿Q就是个妖。阿Q,我刚才讲了,需要革命的时候,我们应该支持他革命。但是阿Q的革命本身就埋下了革命的祸患。那么后来的革命历史完全就证明了鲁迅的这个预见。而且阿Q革命胜利之后,可能他首先要迫害他的创作者,要迫害鲁迅。
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历史,所以放在小说的长河中,刘继明老师的《黑与白》,我认为它的这个历史价值非常高,文学价值也非常高。有一个证明,就是它不能够在大陆正式出版。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刘继明老师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作家,有领导头衔的作家。当然他以前一直被右派们捧为“自由主义代表作家”。所以我说,不怕一个人是左派、右派,不要贴标签。要看他有没有良知,右派作家一样可以描写人的苦难。而且这个越有本事的人呢,他越不愿意跟坏人混在一起,他会反戈一击。大家熟知的一些所谓的左派大v,可能二十年前是右派。所以你不要因为他某个观点跟你不一样,你就认为他有问题。
我们共产党里面有多少原国民党?土生土长、苦大仇深的共产党,还说不定会当叛徒。《黑与白》这个小说,你要光看表面上,就了解不到它真正的价值。它不是简单的说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它是把黑与白这个比例呀,给你还原到自然的这个状态。真的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但并不是像右派那样的混淆是非,这世界上没有好没有坏。有好有坏,但辨别是非常困难的。小说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由于大家还没看啊,我就只能说一些这个观点,帮助大家去看它。
这个小说已经搞了两次征文活动了,去年在韶山颁了一次奖。本来呢,这几天我们要进行第二届征文颁奖活动,这个活动始终就颁不了,有关部门要保护啊,不让我们颁奖,好怕我们颁奖颁出事了,所以今天刘老师来不了。我不知道他是什么原因,我不希望他真的身体生病,我不希望刘老师生病,因为好人队伍里的干将太少。每一个人,每一个战士都是珍惜的。我是希望刘老师身体好,我宁可他因为别的原因来不了。
去年北京准备纪念毛主席诞辰,准备了五次。四次都被破坏掉,不能说破坏,是保护掉了。有两次我已经在车上了,接到电话说,孔老师,这个会不能开。有两次会都准备开始了,突然,大批警察同志,而且这个人家一看就是有周密准备的。警察同志都非常有礼貌,非常文明执法,说的有理有据。说“同志们好,我们也热爱毛主席,我们也想纪念毛主席啊,但是呢这个会不能开,为什么呢?因为有坏人。”
你看人家说的多好啊,你不能不承认有坏人吧?确实有坏人啊,所以为了保护大家嘛。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个情况。
那么这个书呢?它表面上是讲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历史。涉及到很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高校、文艺界、江湖。人物栩栩如生,不是贴标签似的说谁是好,而是茅盾的水平。
大家了解茅盾的《子夜》,我们国家小说的最高奖为什么是茅盾文学奖?为什么坏人老要否定茅盾?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坏人不敢否定鲁迅,因为否定不了他,但是他们要否定茅盾这样的人。
《黑与白》的这个故事有很多副线,这个副线延伸到一部百年中国历史。
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很多问题,可能在革命初期就有了。比如说这个小说中有这样的人物(宋乾坤),身居高位。他当年为什么参加革命?是因为他喜欢的一个女孩子,被他父亲霸占了。他父亲是个地主,所以他要革命。他革命的目的是打倒他,夺回那个女孩子。这个故事可不是狗血故事啊,其实很真实啊。我们就有很多革命者,是怀着各种各样的私人动机参加革命。我们的革命不计较动机嘛,只要革命就是好同志嘛。你看今天也是这样,如果有人要革命,我们当然要团结,要支持啊,不能问人家的动机。但是呢这些动机会在以后发生别的问题。他也可能以后经过革命的锤炼,成为真正的革命者。但也可能不都是这样。那么还有的领导同志呢?他曾经被敌人抓去过。被敌人抓去过,并不是说严刑拷打后他叛变了。如果那样的话,问题很简单。就怕敌人老谋深算,也没让他叛变,就把他放回来了。
这个事儿就比较复杂。
我曾经组织我的粉丝大规模阅读过《红岩》,我刚才一开始就拿《红岩》吓唬大家,大家就思考一个问题。你要看《红岩》的前一半,假如你事先不知道的话,你能看出甫志高是叛徒吗?实事求是,看不出来。他是革命最积极的人。他阅读毛主席的文章,他判断形势很准确,因为革命就要胜利了,所以他积极工作。他有什么错吗?他没错呀,而相比之下,不积极工作的是谁呢?是江姐,是许云峰,显得很灰色,革命不积极啊。
甫志高叛变是带有偶然性的。许云峰发现书店危险的时候,说你们已经被敌人注意了,今天晚上马上转移。甫志高那天晚上要转移就没事了。他就是一念之差嘛,他要给他夫人送牛肉嘛,有点小资产阶级情调,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但那天晚上他要是没有送牛肉,他就不会被敌人抓去,很快革命就胜利了。
我们想象一下,革命胜利之后,甫志高在革命党中的地位要高于江姐,高于许云峰。到了反右的时候,他会把江姐打成右派。他以后会搞浮夸风。他文革的时候可能会受几天委屈,但是这成了他改革开放之后的资本。对不对?改革开放之后的很多事儿是谁干的?是不曾叛变的甫志高干的。
所以说,甫志高叛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党内有许多没有叛变的甫志高。
毛主席为什么这么信任某个人呢?在那么严重的时刻,毛主席亲自发话,保留他的党籍啊。毛主席有个基本的判断,他没有被敌人逮捕过。他不存在叛变的可能,所以他是个好同志。
哎呀,我如果见到毛主席在天之灵,我要给毛主席提意见。毛主席,你太善良。这个逻辑恐怕不可靠,不百分之百可靠。我们过去查历史很严的,查有没有被敌人抓去过,被敌人抓去过就难说了,特别是没有证明。他(毛)说某个同志很清白,从来没被敌人抓去过,每次都临危不惧,机智脱险。你看我为什么有连续几则微博都写他机智脱险?这太可怕。他没有叛变。但是他的心是另一条心。
《黑与白》就写出了这种黑白交织的复杂性。包括写我们今天这个人性。这里边我看到有个情节,一个身居高位的权势熏天的太子党、红二代,一出场是坐着轮椅出来的。我心想这个谁敢给你出版,谁也不敢给你出版呀。但是呢,它又不是简单的影射。如果影射就没意思了,他不是影射哪个人物,写的很复杂。他(洪大行)是一个很有革命理想的红二代,年轻的时候到北大荒。我们知道那时候北大荒反修前哨啊。那个珍宝岛事件不是跟苏联对峙嘛,他就趴在雪地里面,把腿冻坏了,所以后来他就残废了。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好人,一腔革命理想,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他道德就不好。他是后来随着整个历史的变化,不是哪个好人突然变成坏人的。结果呢,这些大小官员到北京办事,都得去拜他的码头,都得看他眼色行事。最后就是我们国家的大事小情控制在这样一批人手里。然后他们跟各个方面的江湖势力、地方势力啊,盘根错节的勾结。
《黑与白》里面也写了希望,有几个年轻人写的很好,是革命的希望。我觉得这都是刘继明老师一颗善良的作家之心。但他写的也不过分啊,也没有写他们一定会取得胜利,这个未来仍然是不可知的。这里面写了许多革命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革命问题,也包括不革命的问题,普通的人性的问题。
所以这个小说,即使用资产阶级的标准看,也是优秀的小说,非常优秀的。它给我们更多的启发是去思考,不是去简单的贴标签啊,说谁谁谁不好啊,改革开放出了哪些问题,它是促使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我觉得他是尽到了一个优秀作家的责任。
刘继明老师由于这部小说很自豪,有点否定他以前的创作,他说他以前的思想呢不对。我不这样看。我是肯定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以前作为一个右派写的作品仍然很好,只不过没有指出革命这条路而已。他现在写的这个小说呢,我也给他找了一些细节上的毛病,由于太庞大,三部,涉及到百年历史啊,它里面有个地方叫大江市,其实就是武汉,这么大一个城市的历史,有些地方可能细节上考证的不太清楚。武汉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城市啊,我第六次去武汉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六到武汉》。我说武汉前面是可以加一个大字的——大武汉。
武汉也是毛主席非常重视的城市。毛主席就喜欢住在武汉东湖。而且文革的转折点就是七二零事件,就是发生在武汉。也就是武汉七二零事件,现在还没完全调查清楚。但是实际上就是反动势力的“西安事变”。就是向毛主席摊牌!就是你要再这么搞下去,我们就全反了!就是还没撕破脸而已。所以毛主席在七二零事件之后就全线收缩。他又回到他的正确的军事原则上,知道不能蛮干。因为这个部队还得依靠。如果部队乱了就不行了。七二零事件的前线指挥陈再道到了北京,黄永胜还扑上去打了他一个耳光。最后还是毛主席保了陈再道。毛主席主动让这些走资派还回来领导国家。这也说明了革命事业的艰难。当我们不具备革命觉悟的时候,要具备革命觉悟,启发别人。具备革命觉悟了以后,就要想更深更远的问题。非常理性的、负责任的态度,同时又充满革命情感,去思考这个历史,思考这个人性。
我由于参与这个征文评奖(“我读《黑与白》”),看了书评、读后感,很不错。每个人从一个角度,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写的好。如果还没有读过这个书呢,我觉得一个月应该读完,是绝对值得的。是百年文学史上一流的杰作,会留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他的这个出版史、阅读史本身就会构成一个历史。
我们在座的好像也有写小说的朋友,我知道有很多我们这个正义的同志愿意创作,我们一定要克服创作上的喊口号、贴标签。这都是以前左联犯过的错误。左联成立大会上请鲁迅讲话,鲁迅是泼冷水的。人家成立大会,鲁迅第一句话就说,“我担心左派会变成右派。”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没革命的时候希望革命,革命的时候就要理性革命。
我觉得刘老师这个书是能够艺术的唤醒我们这个方面的觉悟。他这个今天不在啊,我也再一次向他表示祝贺啊,等大家读了这个书之后,咱们有机会再次交流。有问题吗?
主持人:
后面有人提问题。
读者:
比方说我们有些人,革命的时候是好的,成功了之后他就不一定是好人了。就像你说阿Q一样,阿Q们就是假如他革命成功了,他还是那种阿Q嘛。这其实就历史周期率的问题。请问,假如再次革命成功,如何摆脱这种历史周期率的问题?
孔庆东:
相同的革命恐怕不会再次发生。因为生产力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今天已经进入完全智能的时代。虽然革命精神不变,但是革命的方式已经变化了。所以我一再强调,今天的井冈山不在江西,不在河南,在网络上。要坚持进行这个网络斗争。要掌握高科技。不能眼看着高科技被资本无限制的操控。
共产党成功有很多秘诀,不是会打仗。共产党第一会搞经济、金融,第二抓文化,第三抓科技。共产党的成功永远是抓第一科技。当下什么科技最先进,共产党就抓什么。比如说电报技术,国民党那么有钱,电报他玩不过共产党。共产党就那么几台破电台,就把国民党玩的团团转,就是重视技术,而且重视技术人才。国民党的这个人才,把他俘虏过来之后,就马上用他,一边用一边教育他,慢慢慢慢就把他教育过来了。比如说这个飞机驾驶员啊、发报员啊、医务人员啊。所以说抓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我刚才还讲,我们要在科技人员中去传播革命思想。科技人员、科技界也是个灾区,很多科学家思想很反动。一开始跟他们接触会很反感,但是你要忍耐。摆事实、讲道理,你要相信他们是科学技术人员,会承认真理的。有时候很难,由于人家的专业咱们也不懂。但是要坚持做这个工作,慢慢慢慢的科技人员中革命思想多了,革命才会成功。
这一点呢,朝鲜做的特别好。朝鲜的党旗上是有一支笔的。你看我们党旗上没有代表知识分子的元素,朝鲜的党旗上有代表知识分子的元素,所以朝鲜的知识分子就跟党一条心。跟咱们中国不一样。
你看咱们中国的这个知识分子,跟党不是一条心,党旗上没有他。朝鲜的知识分子永远是不反党的。党对得起他们,朝鲜再穷,知识分子待遇特别好。右派老骂我,说“你应该到朝鲜去”。我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朝鲜什么样,朝鲜大学教授的待遇好的不得了。我去朝鲜先分一个三百米的豪宅,然后这个组织上给我派车,组织上给我派秘书。我说你们哪里知道朝鲜知识分子过的什么生活?
所以要一定要在知识分子中,在科技人员中传播革命思想。我们党也是这样,早在三十年代就争取了很多科学家,不是建国以后。这个党,你想真了不起。在延安的时候,在延安的破窑洞里边就想着以后怎么让在美国的科学家就回来工作。我看到这些我就特别感动,我说这是怎么想的?日本鬼子还没打败呢是吧?怎么就想着把科学家弄回来啊?一建国就开始了,就是对钱学森他们这些人的工作,早就想好了。而且你想,那些科学家,回到中国来,最高待遇一个月也就二三百人民币吧,那时候高的不得了,是吧?人家在美国一个月就几百美元,还不提别的收入,你拿什么吸引人?什么优势都没有,拿什么让人家回来?就五个字儿,祖国需要你。听了之后是让人流泪的。
那是什么时代?党是什么形象?说这么五个字就让科学家能回来呀。即使不回来的,也为党工作,也为祖国。你像李政道、杨振宁,他不回来,不回来也为祖国工作。党为人民服务这颗心让科技人员都知道。
《黑与白》也很好的写了知识分子这个领域,他们是怎么怎么背叛人民的。这个方面也揭示的非常好。我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我看了非常亲切。八十年代校园生活写的非常生动,怎么吃饭,怎么跳舞,怎么开party。刘老师他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也是这个早期的大学生。
好,希望大家好好读这个书啊,以后再跟大家交流。
(志愿者根据录音整理)
编辑:红星闪闪
来源:本站
-
“左翼文学评论奖”(2023-2024)获奖篇目
넶135 2025-01-14 -
人境网2024年度评选揭晓
넶119 2025-01-11 -
人境网2024年度评选初评委提名名单
넶108 2025-01-07 -
人境网举办2024年度评选公告
넶96 2025-01-06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3346 2024-08-07 -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0412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7884 2024-06-21 -
孔庆东再谈《黑与白》:没有叛变的甫志高更可怕
넶6030 2024-08-26 -
广东这波失业潮,真的太夸张了
넶5060 2024-09-12 -
8名公职人员截访中“因公殉职”,五大“痛点”曝光!
넶4839 2024-09-29 -
-
-
-
临时工成“万能胶”,正式工却“隐形”了?
넶0 2025-01-25 -
污泥中也可生长出鲜花——小资产阶级思想改造(二):小资产阶级思想错误的种类
넶0 2025-01-25 -
兹证明,在私有制下人人难逃奴隶之命运
넶0 2025-01-25 -
-
英国共产党声明:资本主义将带来危机和战争
2025年1月13日,左翼网站“团结网”刊载英国共产党题为“资本主义将带来危机和战争”的声明。英国共产党在该声明中指出,美国准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开始前的诸多言论反映了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秩序行将崩溃和资本主义的普遍危机。
넶0 2025-01-25 -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087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985 2024-07-24 -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折衷混合体——对李陀一文的批判
李文的叙述在很大程度是空洞的,黑格尔式的思辨,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调,没有说明社会主义的任务,也没有指明社会主义的目的,更没有阐明社会主义的内核,就不可能有深刻的内涵。
넶1303 2024-07-19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265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342 2024-11-14
-
-
孟加拉国工人党主席拉希德·汗·梅农被捕
2024年8月22日,左翼网站“人民快讯”刊文,报道了孟加拉国工人党主席拉希德·汗·梅农于周四被捕的消息。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普遍认为,此次逮捕行动是针对先前被罢免总理谢赫·哈西娜所领导的前政府成员及其盟友展开的更广泛镇压行动中的一环。
넶346 2024-08-25 -
-
阿努·穆罕默德访谈:孟加拉起义之外
넶291 2024-08-23
-
一个“疫情班”学生的压抑、困惑与思考
넶322 2024-11-04 -
四个青年的人生困惑
本篇汇总了给我们投稿的四个青年人所写的困惑和感悟,他们分别是工人、大专实习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但其中也许也有一些相通的东西。
넶314 2024-10-24 -
一位待业青年的自我批判
넶326 2024-10-23 -
一位青年文字工作者的彷徨与感悟
一次次的挫败使我陷入迷茫,我曾独自骑行滇藏线,想借此在自然独处中寻求答案,但失败了,自然中片刻的宁静与禅思不能解答我对社会的迷茫,于是我开始转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员思想,于是我对社会的迷茫少了很多,但于个人,我的彷徨更甚。
넶202 2024-10-17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넶829 2024-09-15 -
人镜锐评:曾经的免费医疗,现在为什么成了棘手的问题?
넶680 2024-09-13 -
没等到免费医疗,却等来了外商独资医院……
넶667 2024-09-13 -
-
关于南街村经济的社会性质——驳钟之说《南街村制度模式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
넶585 2024-11-05 -
【争鸣】再讨论南街村模式及其意义
针对“钟建民的理论思考”公众号10月26日文章《论南街村制度模式的性质和特征》认为南街村的制度模式,就是人民公社的公有制集体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模式,有年轻的朋友提出了旗帜鲜明的质疑与批评。
넶281 2024-11-02 -
论南街村制度模式的性质和特征
南街村由农业村发展成为了工业村为主体的经济体,而且又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因而采用的不再是原来的劳权制度模式,而是形成了类似苏联模式的产权制度外壳包裹的劳动实体,其实质分配制度依然满足的是劳动者的消费需要,因而本质上它一种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넶147 2024-10-30 -
南街村事件、“社会主义因素”与左翼的分野
…还有一部分人则停滞不前,这部分朋友眼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仍然是国企、南街村、革命史、红色旅游线路和教员像。在这些人眼中,这些因素的逐渐消亡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因素将彻底消亡。他们看不到数以万亿计的、有着强大生命力……
넶360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