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血肉苦痛,机械飞升?

 

文/工人理论学习组

 

当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科学家们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科学是生气勃勃的;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日益没落和经济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虚拟游戏的出笼就是资本主义世界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境况在科学界的反映。资产阶级为了加强掩盖现实阶级矛盾,企图使无产阶级沉浸在他们的“科技”幻想中而忘却现实中被压迫剥削的痛苦,大肆发展虚拟产业,妄想让劳动人民把幻想当做科学,把虚拟当做现实,做赛博大梦,品电子人生。

当前,在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四伏、思想界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岂止是“游戏论”,各种奇谈怪论多得很,在帝国主义的上层建筑(比如打着“科幻”旗号的文艺影视)中真是大有表现。比如说近年来气候有些反常,有人就歇斯底里地叫喊“人类末日将要来临啦”;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人就认为电子计算机超过了人,“人类的伦理和道德要遭到破坏了,人工智能要毁灭人类啦”;更有甚者,有人用电子计算机做了个“电子基督”,招摇过市、宣传迷信,让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凡此种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些社会思潮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科学研究日益堕落的反映。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这是普遍真理,各门学科,概莫能外。当然,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科学研究中产生的一些矛盾会促使人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深化,并进而推动科学向前跨进一步,同时,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对生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问题在于,什么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物史观认为,科学研究自身的矛盾运动只能是“流”,而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才是“源”,才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根本动力。如果把推动科学前进的原因完全归诸于前者,那就是舍本逐末,就会使科学研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生命力。(那些大行其道的伪科学就是如此)恩格斯说:“以前人们夸说的只是生产应归功于科学的那些事;但科学应归功于生产的事却多得无限”。坚定地树立这一观点,对我们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编辑:一天天的

来源:工农兵大道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4年9月15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