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红色传奇背后的惊心动魄
文/彭苏
遵义会议结束后,中央红军向川黔边的赤水地区进军,准备北渡长江,入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毛泽东等领导根据敌情变化,通过四渡赤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从而取得了长征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然而,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曾多次出现鲜为人知及惊心动魄的险情。
一渡赤水:土城战败后被迫放弃北渡长江入川
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最高军事首长是朱德和周恩来,自此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1月19日清晨4点半钟,37000人的中央红军开始撤离遵义。下午4时,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县泗渡镇召开扩大会议,并在第二天向全军发布了《渡江的作战计划》,其中明确指出:红军目前的基本方针,在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全川。
红军分路向川黔边的赤水地区进军,准备在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林彪和聂荣臻指挥红1军团,于25日占领了川黔边重镇土城,随后向北面的赤水县城进军。26日,红1军团1师在距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陂洞与川军3个团激战,牺牲500多人。27日,红1军团2师在距赤水县城14公里的复兴场,也与川军激战失利。
27日这天,红军主力进入土城。此时,军委二局截获了川军潘文华部26日的电令,获悉尾追川敌只有郭勋祺部4个团的兵力。毛泽东和军委决定集中红3、5军团夹击歼灭郭勋祺部,并命令26日与川军初战失利的红1军团继续北上夺取赤水城。
1月28日,彭德怀指挥红3、5两个军团,在土城青杠坡向尾追而来的川军郭勋祺部发起进攻。敌郭勋祺部凭借有利地形拼死顽抗,两军往复冲杀,战斗异常激烈。战斗中,红军发现原来的情报有误,川军不是4个团6000多人,实为6个团万余人,且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而且,红军也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而川军将领潘文华也急电刘湘:“刻尚在土城东端猛战中,匪主力全在土城一点,合围之势已成,请各友军派小部截击,必可一网打尽。”
◆红军一渡赤水河示意图。
在如此险恶的战局面前,军委立即下令,让林彪火速率红1军团回援土城。28日下午1时,川军连续6次向红军主阵地冲锋,甚至一度打到了红军指挥部前沿,朱德都亲自上了第一线,指挥陈赓率干部团发起反冲锋,暂时打退了敌军的进攻。下午2时,回援的红1军团2师赶到土城,立即投入青杠坡战斗,配合3、5军团发起全线反击,战斗成胶着状态。
28日黄昏,中央政治局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我们不应和四川军继续打下去,应立即轻装从土城渡过赤水河,改向叙永、古蔺一带前进。”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都同意毛泽东的这一提议。
1月28日深夜,朱德以军委主席的身份,向全军下达了《一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我野战军拟于今29日拂晓前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向古蔺南部西进。”
红军在土城之战中伤亡约4000人,其中牺牲2000人。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共产党方面现在无人敢于统计伤亡情况。”他在书中估计红军伤亡约有4000多人,基本抵消了红军在遵义新招收4000名新兵。
1月29日,红军在土城、元厚两地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
2月1日,红1军团2师围攻叙永县城不下,加上川军援军逼近,红军只得转向敌兵力空虚的云南。2月5日,中央政治局在川黔滇3省交界处的鸡鸣三省这个地方召开了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在此期间,为隐蔽红军的作战意图,红3军团曾8次反复渡过赤水河。
2月8日,中央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制定了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准备第二次渡赤水回师进入黔北,打击王家烈主力。同时在扎西进行了整编,将全军30个团缩编为17个团。
二渡赤水:重占遵义
2月15日,军委发布了《二渡赤水的行动计划》,从2月19日到22日,全军先后二次渡过赤水,重返黔北。
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习水县吼滩坝发布了《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其中指出“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 这是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使用“长征”一词和称谓。
红军重返黔北的战略行动,打了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敌军重兵都集中在长江两岸和云南扎西周围,黔北只有战斗力弱的王家烈部分黔军。2月21日,王家烈接到薛岳转来的蒋介石通报红军二渡赤水的行动消息后,急忙赶到遵义,在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的黔北第一关——娄山关布置阻击红军。蒋介石也命令薛岳指挥吴奇伟纵队两个师,从贵阳向遵义前进,增援王家烈。
2月24日,红1军团占领桐梓,25日,彭德怀和林彪建议迅速攻占娄山关。中革军委同意彭林二人的建议。“我野战军应一部阻滞四川追敌之主力,坚决消灭娄山关黔敌,乘胜夺取遵义城,以开展战局。我一、三两军团干部团统归彭(德怀)杨(尚昆)指挥。应于明26日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直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半夜24时,中革军委急电彭林:再次明确全军统归彭杨指挥。
红3军团经过25日和26日两天激战,于26日黄昏前牢牢控制了娄山关。王家烈26日连续向薛岳发出告急电报:“我杜(肇华)旅在红花园、黑神庙、小箐、观音阁一带,与匪3师约万人,于有(25日)晨9时激战至育(26日)晚,伤亡极重。第6团、第15团共计伤亡官兵600余名。因陷匪重围,以致失利。”
红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进军,于27日黄昏时分进占了遵义新城。中革军委电令红1、3军团火速进占遵义老城,抢在北上的中央军到来之前进占遵义老城。在进攻遵义老城时,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时任红13团总支书记的胡耀邦不幸遭到敌机轰炸。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右臀部,造成重伤。有幸的是,胡被送入一个天主教堂做了手术。”
2月28日凌晨,红3军团进占遵义老城,并控制了城南战略要地红花岗、老鸦山一线高地。
◆1935年2月28日,红军重占遵义。图为遵义城。
红军重占遵义之后,蒋介石急电位于遵义南面数公里的中央军吴奇伟纵队的第93师、第59师立即夺回遵义。彭德怀决定由红3军团固守遵义城南的老鸦山和红花岗,正面阻击中央军的进攻。而林彪则率领红1军团迂回到中央军的后路,奔袭吴奇伟司令部所在地忠庄铺。
此时,中央红军的处境十分险恶:如果红3军团不能在红1军团迂回穿插到位前守住老鸦山和红花岗一线,中央军势必占领遵义,红军必然大败,后果不堪设想。两军在老鸦山和红花岗一线反复争夺,老鸦山一度失守,紧急关头,红1军团迂回到位,攻入吴奇伟司令部,进攻老鸦山和红花岗一线的中央军全线溃退,南逃乌江。
红1军团主力向南逃乌江方向的吴奇伟部迅猛追击,《红军长征史》记载:“中央红军……共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人。”
遵义大捷后的第2天,彭德怀怀着极为沉重的心情,向军委报告了红3军团在攻占娄山关、遵义城和血战老鸦山、红花岗主峰战斗中的损失:“现10团、11团每连只能编4个班,13团可维持原编制,但每连亦只有50—60人,12团每连尚编5班。各团部和军团参谋处损失惨重。”战后,彭德怀还一度撤销了失守老鸦山的黄克诚和张宗逊的职务。
长征中唯一的大胜以及整个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用无数红军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三渡赤水:鲁班场战败后放弃建立黔北根据地
重占遵义战役胜利后,军委大受鼓舞,决定“彻底实现以遵义为中心的川、滇、黔边根据地”。蒋介石承认这是他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他重新调整了军事部署,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一带。
为了打击尾随红军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3月4日,军委电告红军各军团:“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委,特令遵照。”
3月5日,军委二局从敌军情报中得知中央军周浑元纵队3个师和川军等部准备进攻遵义。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前敌司令部关于消灭萧谢两师的部署》,这是毛泽东自1932年在中央苏区宁都会议上被解除红军军权以来,第一次以红军领导人身份下发的作战命令。
毛泽东和朱德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以北吸引川军向东,红军主力则由遵义西进,准备歼灭敌军的两个师,然而,红军寻机作战未果。3月10日,林彪等建议红军攻打黔军守卫的黔北第一重镇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毛泽东反对攻打打鼓新场,理由是其附近有周浑元纵队、吴奇伟纵队,以及滇军孙渡的4个旅,但前敌司令部会议举手表决的结果,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当天晚上,毛泽东说服了周恩来,在第2天的会议上,毛泽东的意见获得通过。
为避免再出现重大军事行动靠举手表决的方式,3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苟坝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毛泽东和朱德以军委的名义,下达了《关于野战军战略方针的指示》,设想在黔北地区寻机消灭中央军周浑元和吴奇伟纵队。
3月14日21时,军委决定攻打驻守鲁班场的守敌周浑元纵队:“明15日绝不动摇的坚决消灭鲁班场之敌,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转移整个局势。”并决定由林彪、聂荣臻担任攻打鲁班场之战的指挥。15日,红军各军团分别按作战命令,向鲁班场发起进攻。
鲁班场的周浑元纵队依靠坚固工事守卫,并有国民党军飞机前来助战。红军进攻异常英勇,但由于是攻坚作战,没有重武器,迟迟未以奏效,反而付出了巨大牺牲。就在红军攻打鲁班场的同时,周围敌人的增援部队不断向鲁班场逼近。
◆红军鲁班场战斗示意图。
3月15日晚19时50分,林彪电告军委鲁班场战况:“朱主席,截至17时半,各方攻击多受手榴弹压迫,故未得手。”随后,林彪根据战场的不利局面,再次致朱德,提议停止鲁班场的战斗,并建议由红1军团派出一个营和两个工兵连,占领仁怀、茅台,保证红军退路。毛泽东和朱德采纳了林彪建议,于晚8时下令停止攻击鲁班场。
3月16日18时,中革军委发布了三渡赤水的行动的命令。从16日至18日,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占领茅台一带。随后,红军主力进入了川南古蔺境内。
鲁班场战斗是一次得不偿失的战斗,林彪在17日向朱德报告红1军团的战损:“朱主席:(一)鲁班场战斗,我们伤亡480人。”而红3军团和红5军团伤亡更重。《中国土地革命战争》一书中记载:红军在此战中牺牲480人,伤亡1000多人,毙伤敌军1000多人。
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彭德怀年谱》中记载:彭德怀战前反对攻打鲁班场,他向前敌司令部建议:“敌人阵地工事坚固,地形对我不利,无攻破周浑元可能。似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控制仁怀、茅台,西渡以吸引滇、川两敌,寻求机动。”但是,“建议未被采纳”。红军在鲁班场之战失败后的行动方向,也正是彭德怀战前所建议的行动方针。
四渡赤水:最终跳出敌重兵包围圈
3月19日,红1军团第5团佯装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继续向古蔺县城方向进军。川军潘文华上报军情,红军一部已“窜到古蔺……午后3时,匪约四五千人,向我阵地进攻,激战3小时” 。黔军也电告各部:“仁怀仍有少量匪伏,茅台以北下游,搭有浮桥两座,为大部队陆续渡河,向古蔺方向西窜。”
蒋介石认为,中央红军在鲁班场一战中啃不动周浑元纵队,断定红军已成强弩之末,要北渡长江同四方面军会合,因而分别电令中央军、滇军和川军再次向川南集中围攻红军。
◆四渡赤水河与南渡乌江要图。
3月19日晚11时,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向各军团发出命令,要求20日白天一律停止活动,原地隐蔽待命。3月20日,蒋介石下达了“聚歼”中央红军于古蔺地区的电令:“我川军刘、达、袁、魏、周各部,在天池、叙永、站底、赤水河镇防堵于西,周、吴、侯各部沿赤水河流防堵于东与南;黔军现正向此线接防,腾出周、吴两部担任追剿;孙纵队亦向赤水河镇堵剿,郭部由茅台渡河追击。以如许大军,包围该匪于狭小地区,此乃聚歼匪之良机。剿匪成功,在此一举。”
3月20日, 彭德怀致电军委:建议以红9军团单独西进到云南扎西地区,吸引滇军,红军主力继续西进古蔺,寻机从赤水河上游渡河,到黔西、大定境内,与中央军和黔军决战。但毛泽东认为“西进不利”,决心走一步险棋,即准备从敌军云集的地方渡过赤水河,这是兵法上出敌不意的战法。当日下午3时许,红1军团第5团分数路包围古蔺镇龙山,逼近县城。川军惊悉急电上报,蒋介石误判红军仍想寻机北渡长江,红5团则在完成北渡长江惑敌任务后,星夜兼程返回镇龙山宿营。
3月21日—22日,中央红军从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即四渡赤水)。
3月25日,朱德电告各军团,准备突破敌重兵封锁,再次向西南方向行动。而彭德怀和杨尚昆于当晚22时致电军委,指出向西南方向很难突破敌重兵封锁,建议全军南下渡过乌江,得到中央的采纳。
3月26日,红军主力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地区。中革军委命令3000多人的红9军团佯装红军主力引国民党军北向,吸引中央军周浑元和吴奇伟两个纵队5个师,极大地减轻了红军主力的行动。
3月28日,红军从国民党军封锁线上仅15里宽的空隙进至乌江北岸。29日白天,萧华和黄永胜率红1军团第5团抢渡乌江失败,但又于当天晚上偷渡成功,红军随即在3处渡口搭起浮桥。30日起,红军主力陆续全部南渡,并拆除了江面上的3座浮桥。
其间还有一个插曲:在乌江北岸的梯子岩渡口,守卫浮桥的干部团在得知后卫红5军团已从另一渡口过江,故撤除了浮桥,急行军赶上红军主力后,这才得知在江北的红9军团还没有过江。在朱德、周恩来和刘伯承的严令下,干部团一个营和工兵连又连夜返回江边重架浮桥。第二天早上7时,是军委规定他们等待红9军团到来的最后时间,但仍不见红9军团到来,只得再次拆除浮桥。直到当天下午两点,红9军团才赶到江边,因浮桥已拆,无法过江,而敌重兵将至,红9军团只得单独留在乌江以北打游击。幸运的是,一个多月后,红9军团从云南会泽以西渡过金沙江,和红军主力会合。
红军主力南渡乌江后,毛泽东的意图是:敌军重兵大部分都在乌江以北,通过威逼贵阳的作战行动,借蒋介石之手调出滇军,率领红军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北上。
红军一路虚张声势要攻打贵阳,还派出部分兵力东进佯攻,摆出一副要东去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架势。4月2日,蒋介石在贵阳召集陈诚、薛岳等高级将领,讨论红军行动。他判断“红军必出马场坪东下镇远出湘西”,并急调滇军孙渡3个旅前来贵阳保驾,中央军也纷纷云集贵阳周围。4月6日,红军集中全军,准备在龙里县境内伏击薛岳中央军两个师,但未打成。9日是最危险的一天,红军在越过湘黔公路南下定番(今惠水县)时,遭到敌重兵集团从贵阳和龙里两面的猛攻。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披露了英国路透社的一条电讯:“朱德在进攻贵阳时在猪头山战斗中丧生,还说朱德的战友抬着他裹着红绸的尸体继续前进。”这虽然是谎言,但也表明两军战斗的激烈。晚20时,红军通过湘黔公路。蒋介石调集了约10个师的兵力,准备在北盘江中游一带围歼红军, 然而, 红军却从下游渡过北盘江,经黔西南进入了云南,使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于贵州的计划成了“泡影”。
编辑:一天天的
来源:红歌会网
-
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平
넶56 2025-05-04 -
劳动节专辑⒁|牛肥马壮举办明天不上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网络文艺晚会
넶137 2025-05-03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73 2025-05-02 -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173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32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25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480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72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24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312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281 2024-08-24 -
【人境论坛】刘继明|思想简史:一个时代的蜕变(2001-2021)
本文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笔者以个人和亲历者视角,对近二十年,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以来,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思潮,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蜕变过程,做出的一份有別于主流的观察记录。
넶2431 2024-05-29
-
请把路还给我们
넶0 2025-05-04 -
【学者专栏】刘继明:随想录(二十八)
넶0 2025-05-04 -
刘继明:随想录(二十八)
넶2 2025-05-04 -
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平
넶56 2025-05-04 -
五四运动爆发时并非主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运动中后期迎来爆发?——读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有感
넶0 2025-05-04 -
五四:一个节日酿成的若干要件
넶0 2025-05-04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04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2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30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208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12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13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499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896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32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798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47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17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03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66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4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25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26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48 2024-07-24
-
劳动节专辑②|在资本的统治下,劳动光荣吗?
넶122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①|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节选)
넶100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③|有感于“五一国际劳动节”
넶78 2025-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