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不买房,年轻人的非暴力-不合作

编者按:本来确实是青年人觉醒被动抗争的好现象,但本文却只是宣扬“你的人生由你负责”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论调罢了。如果这样的原子化小自由真的对,那权贵们当然也是乐见的——加大麻药和迷幻药剂量来马扁分化就可以继续逼每个人就范。年轻人需要的是主体性的、团结起来争取大自由。否则,凭什么任别人营造的“规则”来摆布?又要那么多尸位素餐、脑满肠肥、吸血无厌的资僚阶级做甚?


 

文/人生游乐场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不婚不育不买房”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有人说,这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是对高房价、工作压力、社会不公的无声抗议。

乍一听,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

1

你真的想要那些“传统目标”吗?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些“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上大学、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最好在35岁之前全部搞定。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任务”真的还适合我们每个人吗?

还是说,它们早已变成了某种社会强加的“标准答案”,而我们根本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很多人买房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买,而是因为害怕错过。

买房被视为一种“安全感”的象征,而结婚、生子,更像是完成某种社会期待。看似在追求幸福,实际上却是在完成社会为你设置的“任务清单”。

我遇到过很多年轻人,他们辛辛苦苦工作,拼命攒钱,去追赶那些“标准答案”,结果却发现——买了房,生活也没有变得更好;结了婚,压力反而更大了。这到底是谁在主导你的人生?你,还是社会?

 

2

无声的抗议,其实是对现状的清醒认知。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选择“不婚不育不买房”的年轻人并不是真的“摆烂”,他们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思考生活。

他们没有像传统一样顺从那些“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选择了暂停,反思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很多人说年轻人“躺平”,其实并不准确。他们不是在躺平,而是在寻找另一条路。

高房价、工作压力、社会的不公平,这些现实问题让很多年轻人感到:即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换来理想中的生活。

与其成为房奴、被工作压垮,不如选择不合作、不参与。

这种“不合作”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就像《卢德运动》中工人们捣毁机器,他们并不是无知,而是意识到自己被剥削得太狠,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不满。

今天的年轻人,也在通过“不婚不育不买房”来表明:如果社会和资本的规则对我不公平,我可以选择不参与。

3

你不必按照别人的剧本生活。

我见过太多人,明明心里对买房、结婚、生子这些“任务”充满抗拒,却依然选择去做,理由是“大家都这样”。

可问题是, 你的人生只能由你自己负责 。

无论你是买房还是不买房,结婚还是单身,都得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而如果你只是被动地顺从社会和他人的期待,你迟早会发现,所谓的“成功”并没有让你变得幸福,反而让你更加空虚。

当代社会的复杂性,让每个人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选择自由。

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不买房,表面上看是“不合作”,但背后却是对自己生活的主动选择。

他们不再被传统的成功标准绑架,而是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你不必按照别人的剧本生活,人生的剧本,应该由你自己来写。

真正的自由,是你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顺从社会的标准。 不婚不育不买房,这只是年轻人对现状的一种回应,而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你的人生,不需要复制别人的成功。

 

编辑:飞舟

来源:人生游乐场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