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与功利主义,旧教育害死人(下)
文/新青年1966
1976年,中国的前途命运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越发激烈,随着毛周朱三位领袖逝世,权力出现真空,这让一批小人粉墨登场。
中国是走打工人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还是走修正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生存还是毁灭,对于中国的工人阶级来说,这是一个做主人还是做奴隶的重大道路之争。
经过一系列权力争夺,另一个阶级胜出,登上历史舞台,旧人上台自然要抓教育,抓教育自然得从学生开始。
1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学生上大学,抛弃了1966年到1976年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1977年11月的冬天,570多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不到30万人。
有人欢喜有人忧。有部分大队书记反应,一些平常偷懒、干活不积极的下乡知青,从秋收开始就不出工,躲在屋里备考,他们确被大学录取;而另一些劳动积极的知青,在秋收时节干到深夜,没有时间和多余精力复习,反而落榜。
这30万的录取生中,此时,已有不少在农村成家,有了妻子和儿女,在奔入大学的成功路上,在随后的几年里,支持他们的妻女没能等来邀请入城的书信,而是一张张离婚证书。原因自是冠冕堂皇,我们受了迫害,或无奈或被逼结婚,婚姻自由,你我已没有爱情。
1979年9月,教育部召开全国职工教育会议,对原“七二一大学”,进行了整改,大多数被撤销停办,基本否定了“七一二大学”模式。
什么是“七二一大学”?
1968年7月21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的编者上加写了这样一段话: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被称为 “七二一指示”,主要思想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领导干部的道路。1968 年 9 月,上海机床厂为贯彻 “七二一指示”,创办了 “七二一大学”,随后这种模式受到全国工矿企业学习。
上面说知识分子被错误批判,不该下放劳动改造,对在历次运动中被批为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概平反,恢复原职,这批人获得了大解放。
此时,“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分子是其中的核心”等等口号,自上而下的推广。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被拔高,可以轻松进入党政机关工作。
知识分子作为一种依附型的特殊群体,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是为劳动者服务的,在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是为官僚和资本家服务。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劳动改造,没有与工人和农民相结合,打心底鄙视和歧视体力劳动者的知识分子,是否可以称他们为工人阶级?
干部要从知识分子中来,要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中来,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那些在一线工作掌握技术,理论知识薄弱的工人?现实中,往往是在第一线的工人得不到重用。
原先向工人、贫下中农学习的知识分子和干部,一部分逐渐开始不参与生产劳动。“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这些人自认自己掌握知识就是拥有智慧,便处处想要高人一等。
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一些教授和学者公开在媒体宣扬“体力劳动者最愚蠢,干苦力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考不上大学就是智商低,职校学生都是又懒又蠢”等等落后观点。
一部分青年学生受这种资产阶级教育影响,竟然也跟着鄙视体力劳动,歧视体力劳动者,痛恨自己父母是工农出身。莫言涉嫌抹黑先烈?人民群众要正义!
这让我想起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的一句话:
旧学校总是说,它要造就知识全面的人,它教的是一般科学。我们知道,这完全是撒谎,因为过去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维持的基础,就是把人分成阶级,分成剥削者和被压迫者。自然,贯串着阶级精神的旧学校,也就只能向资产阶级的子女传授知识。
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
2
书本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和南方、西面和东面差距甚大,教学计划和教科书全国基本一致,且不奇怪?各省情况不一,教材中是否也应该加入一些地方特色?
当然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社会解决苦难。东西部教育资源悬殊,以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南京等为首的大城市,大中学校众多,师资雄厚,学校场地、设备、设施漂亮又先进。没有更公平的制度,教材中加入一些地方特色,恐怕又成了地方保护主义者们的借口,其他省份学子更难考入这些城市的好大学。
据媒体对各高校2024年经费预算数据整理,全国700余高校预算总额达14025.62亿元。
2024年,北京高校经费预算达2145.49亿元,占全国高校经费预算总数超过七分之一;江苏和上海分居次席和第三,高校经费预算分别为1151.40 亿元和1111.47亿元。前三位高校经费预算超过4408 亿元,占全国高校经费预算总比重超过30%。
北京2145.49亿元的数据,是最后一名西藏的110倍。甚至比河北、吉林、江西、广西、山西、云南、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这14个省份高校经费预算总和(2121.50亿元)还要多。
这里面还不包括初高中私立学校,以及国际分校和留学生比例,以及父母在子女身上的金钱投入,在这方面的差距只怕更惊人。
从收入来看,2023 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81752 元,上海为84834 元,浙江为 63830 元,位居第三。
山东、内蒙古等 14 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 “3 万 +”,宁夏和山西、河南、吉林等 10 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处于 “2 万 +”。
各地区经济发展、政治规划等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支出悬殊,好的学校集中于少数地区,而高学历在现今社会环境一般意味着高工资。受社会金钱至上主义和学校追求升学率(其实还是利益)的主要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卷,考题也越来越出偏题、难题、怪题去难倒学生,好显示水平高超,学生只能机械式学习。
像老电影《决裂》中就有具体情形:
在山区修建的大学里,老教师认真负责的给学生讲解各种马,非洲的斑马的各种功能,谈到“马尾巴的功能”,有学生举手提问:
"老师讲了几个月了,总是讲马,可我们这里马很少,特别是山区就更没有马了,连上课用的这匹石膏马也是第一次见,我认为应该改变课程,多讲讲猪和牛。"
在市场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不只学校成了资本家们的赚钱机器,甚至学生也成了被剥削的生产资料。小到校服、书本、校园游玩,大到学费、工作实习。学生宛如一只只肥美的烤鸭,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就被一双双方孔眼睛特别关注。
很多大学,不少专业成了纯理论研究,从西方名著到东方大师,从一书本到另外一书本,所学知识不只严重脱离劳动生产,更是对本专业真实的社会情况和工作环境了解太少,以至于不少大学生“百无一用”,毕业后迷茫焦虑,茫茫然不知所措。
当然这不是学生的错,课程不是他们制定的,书本不是他们编写的。把学校变成选拔性机构,而不是教育的场所的,也不是他们。
结尾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各方面的最高标准都是以欧美为尊,是否也该借鉴一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较进步经验?
比如,美国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前有个选择间隔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可以进行社会实践,这对于学生了解社会、探索兴趣、明确职业方向无疑有着良好作用。
一些大学,可以允许旁听,可较自由的申请学习大学课程,允许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听讲,学校的图书馆也对外开放,这对于缓解教育内卷,推动国民教育,是不是也有益处?
内卷的教育如阴霾,笼罩在无数渴望知识与成长的青年学生头顶,带来诸多危害。
课堂上,机械的灌输、死记硬背早已经是常态,学校如同流水线作业,用一套固定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理论知识偏重,近乎没有劳动教育,学生们只是简单搬用所学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不敢也不能质疑权威,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贫困地区和工人农民子弟难以享受良好教育。这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使阶层固化现象愈发严重。当打工人意识到知识难以改变命运,大学毕业后仍在底层苦苦挣扎当牛做马,这将导致社会阶级矛盾剧烈震荡,最终酝酿出人民革命。
编辑:提笔惊鸿
来源:“新青年1966”公众号
-
“左翼文学评论奖”(2023-2024)获奖篇目
넶135 2025-01-14 -
人境网2024年度评选揭晓
넶119 2025-01-11 -
人境网2024年度评选初评委提名名单
넶108 2025-01-07 -
人境网举办2024年度评选公告
넶96 2025-01-06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3346 2024-08-07 -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0412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7884 2024-06-21 -
孔庆东再谈《黑与白》:没有叛变的甫志高更可怕
넶6030 2024-08-26 -
广东这波失业潮,真的太夸张了
넶5060 2024-09-12 -
8名公职人员截访中“因公殉职”,五大“痛点”曝光!
넶4839 2024-09-29 -
-
-
-
临时工成“万能胶”,正式工却“隐形”了?
넶0 2025-01-25 -
污泥中也可生长出鲜花——小资产阶级思想改造(二):小资产阶级思想错误的种类
넶0 2025-01-25 -
兹证明,在私有制下人人难逃奴隶之命运
넶0 2025-01-25 -
-
英国共产党声明:资本主义将带来危机和战争
2025年1月13日,左翼网站“团结网”刊载英国共产党题为“资本主义将带来危机和战争”的声明。英国共产党在该声明中指出,美国准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开始前的诸多言论反映了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秩序行将崩溃和资本主义的普遍危机。
넶0 2025-01-25 -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087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985 2024-07-24 -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折衷混合体——对李陀一文的批判
李文的叙述在很大程度是空洞的,黑格尔式的思辨,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调,没有说明社会主义的任务,也没有指明社会主义的目的,更没有阐明社会主义的内核,就不可能有深刻的内涵。
넶1303 2024-07-19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265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342 2024-11-14
-
-
孟加拉国工人党主席拉希德·汗·梅农被捕
2024年8月22日,左翼网站“人民快讯”刊文,报道了孟加拉国工人党主席拉希德·汗·梅农于周四被捕的消息。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普遍认为,此次逮捕行动是针对先前被罢免总理谢赫·哈西娜所领导的前政府成员及其盟友展开的更广泛镇压行动中的一环。
넶346 2024-08-25 -
-
阿努·穆罕默德访谈:孟加拉起义之外
넶291 2024-08-23
-
一个“疫情班”学生的压抑、困惑与思考
넶322 2024-11-04 -
四个青年的人生困惑
本篇汇总了给我们投稿的四个青年人所写的困惑和感悟,他们分别是工人、大专实习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但其中也许也有一些相通的东西。
넶314 2024-10-24 -
一位待业青年的自我批判
넶326 2024-10-23 -
一位青年文字工作者的彷徨与感悟
一次次的挫败使我陷入迷茫,我曾独自骑行滇藏线,想借此在自然独处中寻求答案,但失败了,自然中片刻的宁静与禅思不能解答我对社会的迷茫,于是我开始转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员思想,于是我对社会的迷茫少了很多,但于个人,我的彷徨更甚。
넶202 2024-10-17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넶829 2024-09-15 -
人镜锐评:曾经的免费医疗,现在为什么成了棘手的问题?
넶680 2024-09-13 -
没等到免费医疗,却等来了外商独资医院……
넶667 2024-09-13 -
-
关于南街村经济的社会性质——驳钟之说《南街村制度模式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
넶585 2024-11-05 -
【争鸣】再讨论南街村模式及其意义
针对“钟建民的理论思考”公众号10月26日文章《论南街村制度模式的性质和特征》认为南街村的制度模式,就是人民公社的公有制集体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模式,有年轻的朋友提出了旗帜鲜明的质疑与批评。
넶281 2024-11-02 -
论南街村制度模式的性质和特征
南街村由农业村发展成为了工业村为主体的经济体,而且又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因而采用的不再是原来的劳权制度模式,而是形成了类似苏联模式的产权制度外壳包裹的劳动实体,其实质分配制度依然满足的是劳动者的消费需要,因而本质上它一种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넶147 2024-10-30 -
南街村事件、“社会主义因素”与左翼的分野
…还有一部分人则停滞不前,这部分朋友眼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仍然是国企、南街村、革命史、红色旅游线路和教员像。在这些人眼中,这些因素的逐渐消亡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因素将彻底消亡。他们看不到数以万亿计的、有着强大生命力……
넶360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