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者郑永年:中国即将步入"全民弱智"时代

 

编者按:本文有片面之说。究竟是“全民觉醒”时代,还是“全民弱智”时代,见仁见智,有待进一步考察,这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症候。也许如狄更斯《双城记》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困惑的时代,这是迷信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由此将坠入地狱,由此将升上天堂。”


 

文/知明在成长

 

这个时代,人们似乎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自我消费。

短视频,这个看似无害的娱乐方式,正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我们的智力。

仿佛一场无声的革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边界。

新加坡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说:中国即将步入“全民弱智”时代。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赤裸裸的现实。每一个低头刷短视频的人,都像是在为这个预言默默作证。

为什么我们无法抗拒这些短短几秒钟的视频?

因为它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每一个推荐算法都像一个犀利的心理学家,精准地读懂你的每一个小癖好。

喜欢美食?给你推美食。

迷恋游戏?立即为你呈现。

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自己,将你的兴趣解剖、定位,然后用最诱人的方式喂食给你。

想象一下,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都被精密地记录和分析。

算法就像一个无形的傀儡师,操纵着你的注意力,精准地投放能让你停留的内容。

这不是娱乐,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智力掠夺!

你可能没想到,这些看似美好的"私人定制",实际上是一个可怕的陷阱:

1. 信息茧房:你只会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丧失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就像生活在一个被刻意设置的信息墙中,外面的世界对你来说变得越来越陌生。

2. 知识的肤浅:误以为"看过"就等于"懂了"。这就像是吃了一口食物就说自己已经品尝了整桌美味。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理解的深度却在急剧下降。

3. 耐心的消逝:习惯了快速刺激,深度思考变成了奢侈品。三分钟一个视频,让我们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摄入,也逐渐丧失了耐心去梳理复杂的思想。

4. 情绪的极端:群体行为如同一剂致幻剂,让理性逐渐退场。短视频的推荐机制往往会强化情绪的极端性,将人们推向更加激进和非理性的方向。

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言,群体会极大地降低个体的理性水平。当千万人沉浸在同一种娱乐方式中,智力的集体下滑是必然的。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只追求快速、肤浅的内容,我们的思维会变成什么样?就像一潭被污染的死水,再也没有深度和活力。群体智商的下降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娱乐本身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何娱乐。

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有意识的休息;不是麻痹,而是滋养。要警惕这些看似无害的短视频,它们可能正在悄悄偷走你的注意力、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

选择权在你手中:是继续成为算法的"奴隶",还是重拾思考的主动权?生活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消遣的多与少,而在于保持清醒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能保持独立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能力。不要让算法决定你的思维边界,不要被娱乐方式所奴役。偶尔放下手机,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或许会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记住,你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消遣的。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知明在成长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4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