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岩中的甫志高,看机会主义的嘴脸(上)
文/湘歆
甫志高日常工作中对同志客客气气,当老好人,甚至违反地上地下严格隔离的原则,以一种好朋友的口吻鼓励陈松林“大胆工作”,完全和组织路线对着干。相较之下,余新江做事一板一眼,乃至不近人情,严格地告诫陈松林遵守地下工作原则,不要与过往朋友往来。甫志高的体贴作风完全是抹上蜜霜的毒药,他不从组织路线的角度考虑,以斗争求得路线一致的团结,反而追求和和气气,模糊地上地下的界限,这是把同志往火坑里推。从工作作风上也能反映出甫志高机会主义的本性,被捕后立刻叛变更是将过往假惺惺的面具撕了个粉碎。
甫志高是关心同志吗?并不是,而是深入了自己英雄的形象中,专注扮演着一个革命者的角色。甫志高所谓的嘘寒问暖,如果是建立在纪律立场俱佳的情况下,那么将会是一个优秀的代办员,可惜并不是。甫志高这种人是革命需要的吗?当然不是,就单单是甫志高这样一个机会主义者就能把一群革命家送进监狱,这难道不足以说明问题吗?甫志高这样的人可以说遍地都是,但是大部分投机者不会被吸纳进革命队伍,小部分伪装的很好的投机者能钻营进来,机会主义者们要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不依靠先锋队理论进行革命呢?
在红岩这本小说里面,罗广斌同志不仅塑造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也描绘了反动派和叛徒的无耻嘴脸。我们从红岩这这本书中,不能仅仅是看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更要看到两条路线的斗争。今天笔者要说的,就是书中甫志高这样一个角色,看看他是怎么样在机会主义的道路上背叛革命的。
在书中甫志高是重庆地下党沙磁区委委员,负责经济工作。在面对全国解放即将到来的时候,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伟大的转折点,胜利的日子快到,我们地下党人就要苦出头了!”
“一想到将来,我感到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
甫志高最先想的不是怎样组织工作,尽最大程度保存党的组织,迎接全国的解放,而是想着:我要飞黄腾达了!这就已经暗示了他日后的机会主义行为。
接下来,甫志高的上级许云峰交给了甫志高一个任务,设置一个组织备用的联络站。
这个想法,是随着沙磁区各厂工人运动的发展而来的。可是老许又不愿让这联络站和他分管的沙磁区委的其他工作混在一起,所以一直没有决定把这任务交给谁。回忆着老许当时深思的神情,余新江说明意图以后,他告诉甫志高:“联络站必须和群众工作分开,所以准备交给你管;老许想征求你的意见。”
因此这个书店的任务很明确,它不是地上的群众组织,而是地下的联络点。因此它要与一切群众运动划清界限,绝对不能谈政治。那么甫志高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扩大书店的着眼点,是给党作更多的工作。既完成联络站的任务,又秘密地卖进步书刊。你想想看,当那些读者激动地从你手上得到新的知识和各种宝贵文件时,你不是为党作了更多的工作吗?”
甫志高还领导这一个下级陈松林,他叫陈松林做了这样一件事:
陈松林在这里没有熟人,每到星期一,书店停业休假,他就到附近的重庆大学去。甫志高叫他送些上海、香港出版的刊物,给一个名叫华为的学生。
这完全就是机会主义的投机行为!书店的任务是什么,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地下联络站,因此在地上就要卖一些与革命完全无关的书籍。甫志高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大肆贩卖进步书籍,这就是彻底的自杀行为!
简直就是胡闹!这个行为,在后文中证实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要是国民党特务,说不定甫志高这个时候就直接被特务上门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在先锋队中,应该分成这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数广大,对纪律要求不那么严格的群众组织,这是我们吸收新鲜血液的通道。第二部分是人数较少,但是纪律严明,高度秘密的革命家组织,这是革命的发动机和总指挥。两者之间通过代办员联系。甫志高的角色就是这样一个代办员。那么代办员应该怎么做?要严格遵守地上地下隔离的要求。在地上,要装作老大哥那样的角色,如果工作特殊,甚至只能装成一个普通的日子人,但就是绝不能谈政治;在地下,必须坚决遵守党组织的领导,一切行动和问题一定要向党组织报备。而甫志高几乎把代办员的的规定全部违反了。在地上,他不是把书店装成普通书店,而是大肆贩卖进步书籍。在地下,这种行为甫志高也根本没有向党组织报备,这完全就体现出了甫志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而只不过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者,他的思想不是怎么为革命胜利做贡献,而是想着怎么在革命里面捞油水,好在革命胜利之后做个大官。
与之相对的是真正的革命者。在书中,甫志高领导一个新调来的同志陈松林,他的前一个上级叫余新江,书中是这样对比这两个人的:
余新江比他大几岁,参加斗争也比他早,从来对他都很严格,调动工作的时候,还严格地告诫他,离厂以后,不准和过去的任何朋友、同志往来。可是,甫志高的性格和领导作风却完全不同,一直鼓励他大胆工作,而且关心、体贴,很少说句重话。陈松林有时也感到和新的上级之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性格上的小距离,他把这种距离归之于接触不长或者是自己对知识分子的某种隔膜,后来索性不去多想了。因为他觉得,对上级是不应该乱加猜测的,对于领导作风,更不能强求一律。何况,他对甫志高对他的领导和帮助,心里还相当满意。
这段文字恰好印证了我们上面说的地上地下原则。余新江才是真正贯彻革命原则的革命者,而甫志高看起来很关心同志,实际上完全是在违背革命原则。这样的后果就是遭到敌人的渗透和破坏。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讲述这个机会主义者是怎么把自己送进渣滓洞的。
编辑:提笔惊鸿
来源:“湘想事成”公众号
-
-
《黑&白》英文版问世
넶150 2025-04-22 -
预告|人境讲坛(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改变世界
넶116 2025-04-19 -
预告|人境讲坛(18):“《人呀人你到底是什么东西》究竟是什么货色?”
넶172 2025-03-26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154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07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07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471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66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11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296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261 2024-08-24 -
【人境论坛】刘继明|思想简史:一个时代的蜕变(2001-2021)
本文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笔者以个人和亲历者视角,对近二十年,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以来,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思潮,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蜕变过程,做出的一份有別于主流的观察记录。
넶2429 2024-05-29
-
《金光大道》读友群讨论会——会议记录(二)
넶15 2025-05-01 -
《新世说》组诗
넶9 2025-05-01 -
-
-
阿花(短篇小说)|人境院写研班学员期中作业选登(1)
넶9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③|有感于“五一国际劳动节”
넶12 2025-05-01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01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2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23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198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08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09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493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878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15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787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32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16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99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60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3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24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18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48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