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竟然有8亿人负债前行
文/孙玉良
昨天去听了一节课,了解到一个情况,全国有8亿人负债,人均负债20万元。这些负债人中,高达4.2亿人面临逾期,1.6亿人逾期半年以上,848万多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起初对这个数字很怀疑,这么多中国人的日子那么惨吗?赶紧百度了一下,唉呀,类似的信息铺天盖地的,尤其是著名经济学家、立法专家朱少平先生证实了这一信息,并对这一信息进行了解读。他做过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主任,绝不会满嘴跑火车。
不得不说,中国已进入“全民负债时代”,“杨白劳”与“黄世仁”孰是孰非的问题也摆上了桌面。
其中有一个叫“老胡盘道”的,这个老胡并不是环球时报前总编那个老胡,而是另一个老胡。老胡对当代“黄世仁”与“杨白劳”的评判,显然是站在了“黄世仁”一边。本来嘛,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至于逼迫还钱的方法,过去是黄世仁逼杨白劳用喜儿抵债,把杨白劳逼的喝了卤死了,把喜儿逼到了深山成了“白毛女”。
而当代的“黄世仁”们,给“杨白劳”的压力也不小,电话恐吓,律师函,诉讼函,各种催收,把“杨白劳”们逼得身心憔悴。
为什么出台政策拉动内需拉不起来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月收入1千元以下的有6亿人,是月收入2千元以下的有9亿人,是8亿中国人在负债前行。简单说,是兜里没钱,拿什么消费?我跟几个过去很有身份的“大老板”吃饭,他们竟然也学会节俭了,不那么铺张浪费了。看起来经济危机暴露了他们的本相,其实并不是真的“大老板”,许多张总、李总都是装出来的,要的是虚荣的脸面而已。
跟我一起听课的一位领导说,他所在的小区近些年就有20个跳楼的,大多与陷入债务陷阱有关。
中国有9500万人患有抑郁症,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理论来说,天天生活在被催债的日子里,能不抑郁吗?逾期不还债,微信和支付宝冻结,列为失信人连高铁和飞机也不能坐,周边的朋友们躲得你远远的,唯恐你开口借钱。这样的日子,实际上已经半“社死”了,无法过正常生活了。而且逾期不还债的后果,是违约金加利息越滚越多,就如同“黄世仁”的高利贷一样,会多到让你这辈子绝望。
人生到了这步境地,该怎么活?跟我一起聊天的一个“大老板”说,他现在连一万块钱也拿不出来了,曾经的风光不再,只靠勇气度过残生了。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这样,年关是他最难过的日子。因为各种催债的,本人又好面子,不只在银行失去了信用,朋友间的信任感也在一步步消失。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种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有帮助催债的,也有帮助“化债”的,有帮助“理财”的,也有帮助你规划养老的。有境外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有境内注册的。这就是我们的“金融人”,搞的就是这样的生意。
当然,在这个领域里,骗子公司也是很多的,稍不留神,腰包里的钱就会被席卷一空。就连最亲近的亲戚、同学、战友等也失去了信任感,谓之“杀熟”。整个社会的债务危机,演变成信任危机。
刷信用卡,刷得很多人没有信用了,还有许多“好心”借给你钱的微粒贷、花呗、借呗、京东金融、微博借钱、分期乐、小钱花包、招联金融、苏宁、360借条、美团金融、小米金融等等,也遇到了类似的种种问题。
我在反思,是什么理念让中国产生了这么多的“黄世仁”机构,诱导8亿人民甘愿当“杨白劳”?如果为了做生意周转,借点钱在情理之中,而且借出来的钱越多,显得这个人越有本事。
许家印不就是个例子吗,人家能借出来2.5万亿,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空间。但大多数普通人显然不是这个样子,他们是被西方引进的透支未来的超前消费理念害了,尤其是各种借贷的主力军,是九零后,他们主打两个字:享受。没有钱就去借,就去贷,反正有的是“黄世仁”平台。一旦所在的企业经营不善了,一旦下岗失业了,才发现透支的未来已成为现在沉重的负担,享受生活变成了“忍受”生活。
为什么要跳楼?心理上承受不住了,脆弱的心灵崩不住那根弦了,耳边又全是家人埋怨、牢骚的负能量,只能“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了。
我始终是冷眼俯瞰这个世界的,我的悲悯之心全化做了眼泪。2025年是蛇年,许多人注定要逶迤而行。人不逼到一定的份上,是看不清这个世间的真相的。到了解决这种危机的时候了,末法时代不能变成毁灭时代,不然到了总暴发的时候,将是中国不可承受之重。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良评
-
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平
넶196 2025-05-04 -
劳动节专辑⒁|牛肥马壮举办明天不上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网络文艺晚会
넶178 2025-05-03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87 2025-05-02 -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420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67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47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499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86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37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337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303 2024-08-24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39 2024-08-04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三)
넶70 2025-05-09 -
-
高尔基:《母亲》第七章〖罢工〗
넶1 2025-05-09 -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老一辈的外向?因为年轻人的地位变了
넶1 2025-05-09 -
【学者专栏】戴锦华谈 《让子弹飞》:精到、准确,令人拍案叫绝
넶1 2025-05-09 -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17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3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36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218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14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17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510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928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46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807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76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25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08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72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5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29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39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51 2024-07-24
-
劳动节专辑②|在资本的统治下,劳动光荣吗?
넶163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①|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节选)
넶115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③|有感于“五一国际劳动节”
넶97 2025-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