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甲马与斗牛》
一
已经临近离开的日子。一天,从格拉纳达郊区的一个小村回来,正疲惫地寻找旅馆呢,突然在墙上看见了一张海报。眼睛被雪亮的光射得失明,心也霎时间急跳起来:
斗牛!……我激动得简直不能自制。没想到,悲愿被承领了,我们并不是永远都活该倒霉的人。本来冬季来到这儿,离开的时间定在四月初,是为了既能沾上斗牛季节的边,又能赶上圣周(Semana Santa)的热闹。谁知道一到西班牙就发现:各地的圣周都在我们归国之后才开始,年初抵达的时候正是隆冬,斗牛的火热季节刚刚过去。
我们只能自叹命苦,断念于圣周的眼福,拂去斗牛的魅力,一站站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寻觅路。谁知在岁末年终之际,突然消息又改变了:有一场斗牛,是本年度全国的最后一场——正等候我们凭票入场!
简直不知怎么打发那天之前的时间。哈哈,toro!哈哈,斗牛!……我逢人便说我要去看斗牛了,乐滋滋地想与人分享。除了山洞里认识的那个漆黑短胡子的巴尔,人人都向我们表示祝贺。巴尔冷冷地说:“Toro?!……那可是非常野蛮的!”他这个人,生来就是为了给人扫兴。谁会理睬他?我把他转瞬忘到脑后,研究起斗牛场的知识。我甚至趁着专程去斗牛场买票的时候,隔着铁栅栏看了场地,研究了所有的向阳面和背阴面的座位。
二
斗牛场里的座位分为两大类:sol(阳光)和sombra(阴凉)。因为下午开始的斗牛,一定使一半的座位暴晒在日光里,而让另一半座位罩在阴凉处,所以两类票价钱不同。Sol区的票当然便宜,于是这个词也成了一种下层阶级的代名词。而sombra则高贵、隐蔽、舒适,受到社会的荫庇。好像有一个小说或评论,题目就是《阳光与阴影》(Sol y Sombrα),含义双关,讲一位作家最初的卑微,讲他成功后进入上流,那里的腐锈。
我们要买sol上台,最便宜的票。我对加入西班牙的sol阶层兴致勃勃,但我们也充分计算了毒日头的威胁以及sol价钱能覆盖的最好位置。所以,我们提前两小时跑到了斗牛场。
门敞开着,杂务人员在忙碌什么。机会难得,我们随一些西班牙人溜进去。一个模样像退役斗牛士的老绅士,正在独自散步。我们赶紧过去,想对斗牛常识临阵磨枪。他用一口钟的嗓音,用两个词的短语,瞬间便使我们服了气。大概他断定自己是本世纪最大的美男子,所以浑身发散着约合十个电影男明星的傲慢,完全对我们不屑回答。
好狂的派头!我不禁赞叹。于是我们不再打搅,离开他却进了斗牛场正中。走了一圈,感觉了自己的脚踩踏沙场的滋味。也有一本斗牛士小说叫《血与沙》(Sαngre y Arenα),那“沙”就指的这块地方。
从高处的上区入场后,我们立即爬下来降到与下区交界的栏杆处,再横着越过一个个看台,到了——上台与下台、烈日与阴凉的交界处。四顾还没有几个观客,阳光和荫凉的分界线,几乎就穿过我们的座位。现在并不晒;心里有一种棚户区少年终于凭一张sol票潜入了梦想的场子的感觉。我长长吁了一口气,坐下来,细细观看环境。
格拉纳达的斗牛场,是一座红砖叠砌的摩代哈尔式样建筑。这种红砖圆拱的朴素粗犷风格,如今仍在独享青睐,执西班牙风格建筑之牛耳。不消说,格拉纳达作为风格的源头,当然不能例外。我欣赏着那些砖拱。正是下午四点多的时分,阳光炫目地穿透红瓦迎面射来。越过对面的半圆形暗色阴凉,能看见西埃拉·内华达的遥遥雪顶。
手中的入场券上印着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浑身金绣,眺望雪山。说明文字介绍:这是一个格拉纳达人,还只是一个见习的斗牛士,大概还没有叫响的沙场名,叫艾尔·芳迪(El Fandi)。
三
我最发愁描写美和画面,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文字能做到的事儿。可是总不能在散文半截嵌入一个音画文件,请读者自行点击吧?在这本安达卢斯小册子里,无奈我几次被迫描写,烦躁地说图画写歌声。而这一回面对的,是奔突的活牛和残酷的刺杀——怎么办呢?
老办法,我只能竭力写得简单。不是为了少写则少错;是因为那样可以从可怕的烦躁中,尽早地逃脱出来——
门哗啦一声开了。说时迟,一头浑身黑亮的健美公牛,箭一般笔直电一般迅疾地冲出,朝着手持粉红的咖巴(capa)、正迎面等候它的剑士。牛的锐角笔直对着那块陷阱般的咖巴,死命地撞了过去。
那块俗艳的粉红布篷,恰巧就在被牛角挑破的瞬间,画了一个优雅的大弧。雄牛如一阵暴风,但它空空地疾掠而过,没有撞倒咖巴一侧的艾尔·芳迪。
奥~~唻!邻座的汉子嘎声大吼。我斜瞥过去,见他粗野又兴奋。奥唻!估计这人不是个卡车司机就是个退休警察。
第一个回合,就使艾尔·芳迪赢得了满堂彩。
邻座哑着嗓自语道:“不错,非常不错!”好像由于这是位见习斗牛士,所以他宽宏大量尺度放松。为了能看得懂些,我们开始打搅这邻座。“先生,那些穿紫的黑的衣服,那些四周的人,是做什么的?”“他们?!他们什么也不是!只是……小东西。”
力量饱满的公牛神采奕奕,昂着漂亮的头再次风驰电掣冲来。欺骗的粉红咖巴一甩,它又扑了个空。急刹脚的时候,公牛险些摔倒,蹄子锐烈地划起一团土雾。巴~~唻!全场的喝彩声随着撞击、刹脚、坐地腾空而起,巴唻!喝彩如平地一声雷。
三次进攻之后,公牛的锐气被磨平了。它又抖擞精神,向那块粉红的布旗子冲突撞击了几次,但是大概它自己也觉得出,它顶出的犄角,如钢刀入到水里,如箭射入空气一般,瞬忽便被化解掉了。
我看得津津有味。邻座时而细致,时而没耐心地告诉我们一些斗牛规矩。告诉我们那块斗牛斗篷叫做capa,告诉我们剑客叫matador,就要出场的骑马胖子,叫做picador(长矛手)。但好像他对正在场上潇洒表演的见习斗牛士艾尔·芳迪,并不熟悉。
在燕形的大咖巴翻舞之中,公牛几经无效的攻击,暴怒似乎平息了许多。就在这时,一阵军号声响起,穿着牛皮护套的肥胖甲马出场了。
四
我盯着那副结实的牛皮甲。它一出场,我就有了预感。不知怎么,我心里慢慢涨起一股不安。那是一副皮圆筒,皮矮墙。圆圆低垂的一圈厚皮罩,拦着那匹粗腿的重型马的马的全身,直到脚踝。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联想到公牛无法撞击它。犄角会被弹回来,顶多砰地响一声,我想。
马上骑着一个胖子,戴一顶平圆帽,手执一柄长矛。——“Picador!”邻座粗汉转脸对我指点道。“皮嘎朵尔!”我大声回答,表示已经明白。
几个穿紫穿黑的“小东西”,把公牛逗引到了甲马正面。
黑公牛发觉,一个缓缓移动的大圆筒,居然胆敢拦住了路——于是,它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关键的突刺。
牛角狠狠地撞在皮围裙上,响起了闷闷的砰的一声。
甲马只是微微一晃,能摧毁一座房屋的猛力被消解了。与此同时,皮嘎朵尔的长矛刺进了牛背。公牛退了半步再死命顶去,它的犄角徒劳地顶着松软的厚皮罩,牛背上血流淌下,但看不清楚,只见漆黑的皮被血染得淋漓。胖子在马镫上站立起来,竖着矛往下扎,使劲地捣。
牛茫然地撤退几步,这个怪物怎么不倒下去呢?它鼓足蛮力,再次冲了上去。牛角又一次砰地撞在皮墙上,甲马依然只是微微摇晃。而那长矛趁势又刺进脊骨,我断定矛尖刺入的不是皮肉而是脊椎,看得出公牛疼痛至极。
皮嘎朵尔站在镫上,他似乎快感无限,竖着矛对着牛背,使劲地捣。
现代皮噶朵儿和他的甲马
公牛绝望了。但它再无后路,无论为了解疼还是为了复仇,它都只能挣命死抵,攻破这道万恶的皮城墙。用犄角顶、抵、钻,不放走又硬又软的敌人,拼上全身的重量和力气。
甲马的厚皮罩子,它的缓冲性能,消解了公牛的攻击和尊严。我心里古怪地感到不平,感情正悄悄沸腾。
五
但是看不太出出血的程度,因为血在漆黑的背上,并不是红的。观众只能看见牛背上流淌淋漓,没有使他们不安的红色。
花镖上粘着鲜艳的花絮。不用“小东西”,艾尔·芳迪双镖高举,身如弯弓,奋力跃起,准准扎下。他在公牛冲来时矫健优雅,竭力表演着他的男性美。他镖镖中的,无一镖脱手,无一镖刺偏,博得了阵阵雷鸣般的欢呼。
受伤的公牛好像在舍命陪君子。它忍着我猜是伤了脊柱的剧痛,陪着艾尔·芳迪,一共让他扎上了六支花镖。
经过了皮嘎朵尔的“刺背”,骄傲的公牛已经委顿了。终于花镖扎完了,它原地站着,开始急促地喘息。六支被血浸透的花镖、牛的腹腔乃至公牛的生殖器都随着喘息,一齐剧烈地抽搐。
但是艾尔·芳迪拿来了一块深红色的capa,邻座又转过脸来,他逼视般望着我:muleta。我没有留意他,最后的时刻到了。剑客单手握着一柄细细的剑,而公牛在对面剧烈地喘着。
接着,使用深红色的muleta,不断表现人的优美姿势的最后一节,对于公牛只是耶稣到达那座荒山之前的受难路。人不断地摆姿势、做动作,夸张勇敢,而公牛则步履蹒跚,勉强跌跌撞撞地冲过去,又冲过去。利用人向观众卖弄风情的一些空隙喘息,肚腹如坏了的风箱,激烈地抽动不已。
我努力搜索蒙古草原的回忆,想找到类似的什么。但是草原不能参考;那儿的牛,没有这样的遭遇。公牛只顾喘,它已经不行了,我想。
斗牛士故意把剑放在背后,让身体一点点逼近牛头的尖角。你何必在这会儿逞能呢,它的脊椎断啦……我心中惨然。我意识到该表现得礼貌些,但我只能呆呆看着,不知所措。
最后,那只弯头剑刺进了牛的脊背,鲜血淋漓的公牛颓然倒下!
全场爆发了轰雷般的欢呼,而我的眼泪却几乎夺眶而出。愤怒在心中突破了界限,我终于忍无可忍了。“小东西”们赶着马,来拖死牛的尸骸。死牛古怪地仰着两只尖角,沉重的身下,沙子被拖出一道深沟。对着邻座跳起来吼叫的汉子,对着在满场快乐喊叫的观客,我默默地想:可耻!……
六
第二头牛冲了出来。
我觉察到,自己变得心情漠然。那头牛依然漂亮,身上依然如披着锦缎。斗牛士的动作依然敏捷漂亮。只是,三回合之后,慢悠悠地那匹甲马又出场了。
在厚厚的装甲面前,奔牛送上自己的脊骨。虽然背上刺进了粗粗的锐器,但它唯有用角茫然顶去。也许没有伤到脊椎?怎能断定一定刺伤了脊椎呢?我不知为何耽于这种念头。但是牛——它把头埋在那个大皮罩里,任卑怯的胖子放肆地立在马上,又戳又捣。
离开那块方寸之地,牛明显失去了精神气力。在以后的时间里,它不过勉强地往来奔突,陪着剑士,表演完他的全套勇武健美。
唯一不同的是,当它最后接受弯头剑的处刑时,斗牛士却三番五次地扎不进去。全场哄了起来。可是那根剑就是刺不准。几番重复,好不容易,杀戮才算完成。
终于大山崩颓,精疲力尽的公牛倒下了。我心里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一下子冲出了包围。震耳的欢声使我感到孤立,但我明白我不能赞美这种竞技。我忍耐着燃烧的反感,不是对邻座,而是对同伴喊道:
“若是内蒙古的额吉看到了,她会哭的!……”
七
艾尔·芳迪提着粉红的大capa,走到中央,对着牛的入场口,摊开那燕形的粉红布篷,挡住自己,双膝稳稳跪下。一瞬间鸦雀无声。
门戛然开了。
又是一头漆黑的公牛冲出来!
也许,我也该公平地赞美斗牛士的勇气和美感。必须说,那天与我们邂逅的艾尔·芳迪极其出众。
艾尔·芳迪就在公牛撞上他的前一瞬,侧身翻了一个筋斗——展开的大幅capa旋转着,空中闪过一个巨大的粉红扇子。雄牛在那一霎驰掠而过,而艾尔·芳迪也在那一霎站了起来!
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我怎么对斗牛怀着质疑,我必须说,我见识过的那个侧身翻——无论那危险的跪姿、那闪电的侧翻,还有那粉红的大扇形,都令人永远难忘,实在是绝了。
后来我知道了一种最赚喝彩的招式,叫做“贝罗尼卡”(Verónica)——斗牛士原地不动,当牛冲来时甩动布篷顺势一个旋转,布缠在了人身上,而牛掠着布擦身冲过。
当耶稣走在受难路上的时候,据说女门徒贝罗尼卡曾用一块布,为他擦拭脸上的血与汗。这个名称就溯源于此。艾尔·芳迪也表演了这一招式,但比起他跪迎出场公牛做出的“红扇展开”,贝罗尼卡就不值得说了。
这几年,北京电视台在不起眼地转播斗牛节目。我常常忍着蹩脚的解说,在夜里看它一阵。有一天,不留心地听见解说员说:“就像西班牙的球迷不该不知道劳尔一样,喜欢西班牙斗牛,就不能不知道阿尔·凡迪。”——我愣了一下,莫非他说的是那个见习斗牛士?接着我盯紧电视,但转播却对准了别的。
或许,那一年的见习斗牛士,如今已经誉满西班牙?那一天他一人独斗六条牛——没准那天是他的“转正”仪式?这当然在情理之中。看了多少次电视,从来没见谁能表演红扇子。
也许那一天,在格拉纳达的sol看台上,我们看到的是当代西班牙最优秀的斗牛士。那天艾尔·芳迪一人六牛,终场时,看台上白手绢如梨花乱舞。
八
后来我专门去看了科尔多瓦的斗牛博物馆。我的目的,是想看看展览的长矛。因为我一直想知道那牛的脊柱在甲马士刺过之后,究竟受了怎样的伤。
我还查阅了大画家戈雅(Goya)的所有斗牛题材作品。因为我曾在马德里不经意地看到过他的一张油画《矛的回合》(Suerte de Vαrαs)。他的那幅画有些奇怪:画的恰恰是一头无敌的公牛和皮嘎朵尔的狼狈。我想在西班牙人中寻找与我类似的感受,戈雅会不会对斗牛持某种批评态度呢?
但是两项调查都没有找到支持。斗牛博物馆里挂满了牛头,如一个牛的烈士纪念馆。此外便是著名斗牛士的黑白照片。又遇到了一个雄赳赳的老者,他的做派和那天的老退役剑士毫无二致:他如沉浸在表演里,一举手一投足不忘他的男性风度。他照例骄傲而无礼,不耐烦于我们的问题。我很快就放弃了和他交谈,也没有尝试让他迎着我的话锋。
我只小心画下了那个矛头:
那是一条方形的钢,磨出的矛尖并非峣峣易折的细尖,而是一个方方的钝角。也就是说:不是刺,是要在牛背上造成一个大破口。然后,当胖子往下捣的时候,他是在用一个钝尖的铁棒狠砸牛的脊柱。我的猜疑是可能的,那根脊椎多半是被捣碎了。
戈雅的斗牛画也逸出了我的一厢情愿。看着他数不清的劳作我只能苦笑,怎么会有那样的幻想呢,他是彻底的斗牛崇拜者。他有四十几幅蜡画,还有不知多少油画,不厌其烦地描绘斗牛。
戈雅的画中描绘的矛看来不同。比如他画的《熙德斗牛》:著名的武士熙德使用的,就是一种尖头的长矛,它穿透了公牛的肚腹,露出了尖头。
虽然那也相当嗜血,但一切还算公平。因为马没有装甲,牛还并非只被赶去受戮。它还拥有攻击和获胜的可能。
所以戈雅的最佳作品是Suerte de Vαrαs。那是无甲马的费厄泼赖时代,一切还都公平。画面上,牛已经顶死了一匹马,还有一匹也被剖肚流肠。马上的皮嘎朵尔战战兢兢,一群粗笔触勾勒的“小东西”拥挤背后。黑牛出神地站着,端详着可笑的人类。我猜戈雅或许心中也有过一丝念头,公牛是真正胜者的念头。那幅油画大约有四米之大,在戈雅斗牛画中多少有点异类。它无疑是一幅杰作,令人联想思想的自由。
九
第四头牛的死骸,也被拖了出去。在欢腾的场子里,我寂寞而紧张。我不敢暴露自己的立场,也不想这么沉默。于是我捣乱地用蒙古话叫道:“Hain!”这是一个摔跤场术语,鬼知道它该译成什么。记得在乌珠穆沁,当裁判不公时,围观的牧民们就一摔酒瓶子,跳起来怒吼:“Hain!”
第五头牛冲进场来,步点比马还灵活。
真是二十多分钟一头牛,观看一场斗牛只消两个多小时。装甲的马和方头的钝矛就是时间的保证。包括公牛的体力,一切都经过了精准的计算。
浑身鲜血的牛竭力冲来。斗牛士一个“贝罗尼卡”,公牛沉重地一歪,踉跄着跪倒了一条腿。
我跳起来,使劲用哈萨克语喊:“Jaman!……”
这个词的意思是“坏”。我确实语无伦次,面对着这样的娱乐,我觉得再也没有自己的语言。好在言论自由是一条更大的规则,在这个场子里,他们可以喝彩,我也可以乱喊。
也许,对一种起源古老的风俗,对人类表现勇武的竞技吹毛求疵,是一件无聊的行为。古代就是从搏斗和流血中走来的,我并不主张对古代的娘娘腔。但在进化中人类变得不诚实,斗兽成了杀戮,战争常是一边倒的消灭。胸中的不平使我不能附和,开口抗议时我又缺乏语言。我如同溺水,只能抓住异类的稻草,绝望地喊:“Hain!Jaman!”
在摩洛哥的丹吉尔,我们向一个摩洛哥人问及此事。他连连摇头说:不,伊斯兰是不允许那样虐待动物的!……但是仔细查找资料时,又发现——并没有关于穆斯林反对斗牛的记载。
万万没有想到,一次愉快的观摩,成了一件郁闷的心事。
十
一头健美得使人感动的、浑身有如黑缎子的公牛,撩开如马驹驰骤的疾步,笔直地冲了过来。场边亮起的牌子上写着:重628公斤。
此刻我看不见粉红的咖巴,也看不见金绣的剑士。我知道这是最后一头牛,而且是牛最后一刻的生命。粉红和金绣闪烁着,漆黑的公牛疾突而过,冲到尽头它刹住脚,轻盈地跳转回头。它的勇猛和余裕,它的仪态,使我这昔日的牧民疼爱不已。
它的身段里隐露着一股灵巧,一股不属于牛而属于年轻的轻灵。这被隐藏的轻灵,和漆黑的隆肩、方臀、雄器,以及它疾速的飞驰跳跃一起,使人突然醒悟到:不是经由别的途径,美,原来是由赴死的公牛表达的!
我感激这第六条牛,仿佛它要给我一个完美的记忆。
我没有看见皮嘎朵尔,恍惚只见一座装甲的城池。最后一刻的下午阳光,迎着sol的看席直射过来,使一切都幻动于光影之中。接着我看见了淋漓的漆黑、艳丽的花镖,以及深红的飞舞。
它的纯黑色彩、它的冲决赌死、它的昂头抖角,都使我悟到——当年我们在蒙古草原放牧的,顶多只是牛的芸芸众生。此刻我目睹的是真正的贵族。这么沉沉想着,不觉心中渐醉,心中浮起如驯牛在绿草地上丢下牛车的感觉——那是升华的感觉。
最后牛终于倒下了。
剩下的事情,已经都漫漶模糊了。似乎艾尔·芳迪得到了两只牛耳,狂喜的观众驮着他去游行。看台被暴风席卷了。突然出现的满场白手绢,密集地在攒动的人头上使劲地摇。
牛的遗骸,被赶来的杂役拖着出场。牛头上锐角高耸——一直到最后,这条牛都保持着它赳赳的姿态。
只记得我一声不响,不眨眼地注视着那头牛。它伏着身,昂着头,在被拖拉的路上,沙场如它座下的地毯。我凝视着那对耸立的角,直至它消失在门洞之外。
校定于2004年10月21日
收于《鲜花的废墟》,2005年
编辑:提笔惊鸿
来源:“张承志新集旧作”
-
-
《黑&白》英文版问世
넶149 2025-04-22 -
预告|人境讲坛(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改变世界
넶115 2025-04-19 -
预告|人境讲坛(18):“《人呀人你到底是什么东西》究竟是什么货色?”
넶172 2025-03-26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151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05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02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471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65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11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294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259 2024-08-24 -
【人境论坛】刘继明|思想简史:一个时代的蜕变(2001-2021)
本文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笔者以个人和亲历者视角,对近二十年,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以来,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思潮,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蜕变过程,做出的一份有別于主流的观察记录。
넶2429 2024-05-29
-
读《两个朋友》与《回家的路究竟有多远》——比较两篇小说中人物刻画的艺术手法的不同
넶27 2025-04-30 -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
넶57 2025-04-30 -
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넶26 2025-04-30 -
那年,我被学校“卖”到了酒店
实习工资一个月1600块,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同工不同酬,美其名曰“产教融合”。我发现是被“卖”掉了,学校卡毕业证,酒店卡实习鉴定表,学校、酒店吃人不吐骨头。涉世未深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有这么大的教训,让我着实难忘。
넶91 2025-04-30 -
革命者是这样炼成的——作为红色文学经典的《黑与白》|征文选登⑨
넶24 2025-04-30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01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0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22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197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07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09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491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875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15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782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27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16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99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59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3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22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17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48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