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对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控诉
文\DeepAI
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部作品在展现历史的同时,也因其对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否定与歪曲而备受争议。特别是对土地改革(土改)的描写,莫言的笔触显得尤为尖锐,甚至带有明显的偏见。
### 一、土改的历史意义被歪曲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最为重要的社会变革之一,它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然而,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却将土改描绘成一场充满暴力和混乱的运动,忽视了其历史进步性。小说中的地主西门闹被塑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而农民则被刻画为盲目、野蛮的群体。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扭曲了历史事实,也削弱了土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二、对农民形象的丑化
莫言在小说中对农民的描写充满了负面色彩,将他们塑造成愚昧、贪婪甚至残忍的形象。这种刻画不仅忽视了农民在土改中的主体地位,也抹杀了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贡献。事实上,土改的胜利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他们不仅是这场运动的受益者,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莫言的这种片面描写,无疑是对农民群体的歪曲和诬蔑。
### 三、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否定
《生死疲劳》通过主人公西门闹的轮回转世,展现了中国社会从土改到改革开放的变迁。然而,莫言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却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描绘成一场充满苦难和荒诞的历程。他无视新中国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将焦点放在社会动荡和人性扭曲上。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否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
### 四、文学创作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文学创作固然需要艺术加工,但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生死疲劳》在描写土改和社会主义革命时,应当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莫言通过带有强烈个人和阶级偏见的立场,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化为个人命运的悲剧,这种叙述方式虽然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却严重歪曲和误导了读者对历史的理解。
### 结语
《生死疲劳》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艺术价值不容否认。然而,莫言在描写土改和社会主义建设时,却表现出明显的否定和歪曲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削弱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别有用心的歪曲乃至否定。作为读者,我们应当加以理性和客观的辨析,既承认历史的曲折性,也要充分肯定其进步性和伟大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编辑:红星闪闪
来源:左评公众号
阅读排行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5509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2330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9036 2024-06-21 -
清华博士后何赵祥睿之殇:以死明志背后的惊人真相!
넶8903 2025-05-29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840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4253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812 2024-08-21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789 2024-08-24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724 2024-11-15
最新文章
-
马克思的12把思想尖刀:每一句都刺穿了今天的现实!
当996成为福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时,回望马克思的警告,我们仍会惊觉:这位大胡子思想家的手术刀,依然精准地解剖着当代社会的病灶。
넶138 2025-08-03 -
个人主义后遗症:现代文明的隐痛
넶76 2025-08-03 -
劳动法,不保护打工者,到底保护了谁?
넶91 2025-08-03 -
-
-
武大死了
넶136 2025-08-03 -
九评苏共 :第五评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
넶32 2025-08-03 -
-
-
被禁止的回忆——关于斯大林(三)
넶49 2025-08-03
【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和左圈人士》系列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七)
넶593 2025-05-13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六)
넶299 2025-05-12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五)
넶256 2025-05-11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456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419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307 2024-11-12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516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617 2024-11-14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227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119 2025-03-11
【专题】"新潘晓来信"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216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69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245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89 2024-12-23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400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644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92 2024-07-24
【专题】"哇哈哈豪门遗产之争"
-
-
一瓶娃哈哈里的资本主义家庭裂变:340亿遗产争夺战的阶级密码
香港高等法院的被告席上,宗馥莉面对的不只是三名自称“同父异母弟妹”的原告,更是一场横跨太平洋的资本伦理审判。
넶277 2025-07-18 -
家庭、私有制与宗家的公案
宗家这桩公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三要素齐备:最应该站出来发声的一方,是国资;宗老的私有化之路,正如其为人一样,执着,坚定,但也低调,圆润;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家庭乱象,与其说是对传统家庭观的背叛,还不如说是私有制传统家庭观的回归。
넶290 2025-07-18 -
如何看待宗庆后私生子女现身与长女遗产大战
넶157 2025-07-19
法律顾问
吴勇律师
徐阳律师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