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员工逼上绝路——景德镇劳资纠纷血案的警示
文/屠富全
4月15日发生在江西景德镇的劳资纠纷血案震惊社会——48岁的女老板邵某琴因拒绝支付工伤赔偿,被52岁的前员工马某某持刀杀死。这起看似简单的刑事案件背后,折射出当前劳资关系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危机。本文将从案件本身出发,剖析劳资双方的行为与责任,探讨制度漏洞与执行难题,反思社会价值观的扭曲。通过这一典型案例,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视,警示企业家遵守法律底线与道德准则,避免类似血案重演。
一、案件回顾
2025年4月15日下午,江西景德镇珠山区某小区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刑事案件。48岁的艾灸馆老板邵某琴(全名邵慧琴,系景德镇邵慧琴健康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被52岁的前员工马某某持刀杀死,场面颇为血腥。警方接警后赶到现场,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某控制。经初步调查,这起命案系"工作原因"引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马某某此前在邵某琴的艾灸馆工作时因工伤导致腿部严重受伤,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并植入钢钉,被鉴定为九级伤残。这次工伤使他行动不便且半年无法工作,失去了收入来源。马某某最初向邵某琴索赔5万元误工费等赔偿,这已是一个伤残员工最基本的生存诉求。
面对员工的合理索赔,作为企业家的邵某琴只愿意支付3万元,双方协商未果。在维权无门的情况下,马某某不得不将邵某琴起诉至法院,寻求法律救济。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要求邵某琴赔偿马某某误工费等共计14万元,这一金额远超马某某最初提出的5万元,也远超邵某琴愿意支付的3万元。
令人不解的是,邵某琴不仅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在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后,依然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更恶劣的是,她还多次出言侮辱马某某,用"瘸子讹钱"、"我老公来收拾你"等言语刺激对方,甚至公然挑衅司法权威,扬言"法院判了又怎样?有本事让法警来抓我"。
4月15日,恰逢员工发薪日,长期被拖欠赔偿且受尽侮辱的马某某提前蹲守在邵某琴出现的地点,最终情绪失控持刀行凶,酿成不可挽回的血案。
死者邵某琴并非普通小商贩,而是拥有多家连锁店的"帝王灸"中医养生机构董事长,身兼江西省女企业家协会理事、景德镇市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曾荣获"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样一位表面光鲜、荣誉加身的"女强人",却因区区14万元赔偿金(远低于其经济承受能力)葬送性命。
二、漠视权益与被迫维权
在这起血案中,邵某琴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多个环节严重违背了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对员工工伤负有无过错赔偿责任,应当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等费用。邵某琴不仅最初拒绝合理赔偿,在法院二审判决后仍拒不执行,已涉嫌触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更具挑衅性的是,她公然蔑视司法权威,认为法院判决不过是"一纸空文",这种对法律的无知与漠视直接激化了矛盾。
从媒体报道和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来看,邵某琴对马某某的伤害远不止于经济层面。她多次以"瘸子"等侮辱性语言称呼马某某,在公共场合贬低其人格尊严,这种心理暴力对一名因工致残的员工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二次伤害。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经济困境与尊严受损双重压力下的个体,容易产生异常心理反应。邵某琴的言行无疑将马某某一步步推向崩溃边缘,而她自身却浑然不觉危险临近。
马某某作为受害者,其遭遇值得同情,但他选择的解决方式值得商讨。从工伤维权到民事胜诉,马某某本已走完了法律救济的全部流程,只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即可实现权益。然而,或许是出于对司法效率低下的不满,或许是因为长期压抑的情绪无处宣泄,他最终选择了暴力手段。
这起案件暴露出当前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一方面,劳动者维权成本高、周期长,从工伤认定到劳动仲裁再到诉讼执行,动辄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另一方面,法院判决执行难问题突出,据统计2024年全国法院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率仅为78.6%,意味着超过两成的案件判决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马某某案中,如果法院能够对邵某琴的拒执行为采取严厉的强制措施(如司法拘留、查封财产等),血案是可以避免的。
总言之,邵某琴为她的冷漠与傲慢付出了生命代价;马某某因一时冲动将从受害者变为阶下囚;而社会为此付出的则是法治信念的动摇与道德底线的滑坡。
三、法律为何成了"纸面上的权利"
景德镇这起血案最令人深思的是,马某某已经通过合法途径赢得了诉讼,法院判决支持了他的诉求,但为何最终仍走向了暴力维权的绝路?这暴露出东大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从工伤认定到最终获得赔偿,劳动者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完整的工伤赔偿流程包括工伤认定(60日)、劳动能力鉴定(60-90日)、仲裁或诉讼(1-3个月至1-2年不等)。这意味着像马某某这样的工伤员工,在身体受伤失去收入来源的同时,还要面对漫长的法律程序,这种时间成本对弱势劳动者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尤其令人无奈的是,即使劳动者最终胜诉,还可能遇到执行难的问题。在本案中,法院判决邵某琴赔偿14万元,这一金额对拥有多家连锁店的邵某琴而言完全在承受范围内,但她却选择拒不履行。公开报道显示,邵某琴甚至嚣张地宣称"法院判了又怎样?有本事让法警来抓我",这种对司法权威的公然蔑视令人震惊。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但实践中,像邵某琴这样的拒执行为很少受到刑事追究,违法成本过低导致法律失去威慑力。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仅6200余件,与实际的欠薪案件数量相比微不足道。执行部门对拒执行为常采取宽容态度,很少动用拘留、查封等强制措施,使得法院判决沦为"法律白条"。
在劳资纠纷初期,如果有有效的调解干预,许多矛盾完全可以化解在萌芽状态。东大虽然设立了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基层调解组织,但这些机构普遍存在资源不足、专业性不够的问题。在马某某与邵某琴的纠纷中,未见任何调解组织主动介入的报道,双方从赔偿争议直接走向诉讼对抗,错过了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机。
马某某在经历工伤、失业、诉讼、侮辱等多重打击后,心理状态已处于极度边缘,但东大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也严重不足,导致像马某某这样的弱势群体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却无处疏导。这一社会支持层面的缺失,是东大劳资纠纷激化为血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起案件折射出的制度困境提醒: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仅有完善的立法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和配套的支持系统,法律条文终究只是纸面上的权利。要预防类似血案重演,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争议"程序空转"的问题,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通过高效、便捷的途径得到切实保障,而不是在漫长的等待中逐渐绝望。
四、"资本至上"的后果
景德镇血案绝非孤立的偶发血案,其背后折射出当前社会价值观的深层扭曲与异化。当资本逻辑凌驾于人民性尊严之上,当经济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类似的血案便有了滋生的土壤。透过这一案件,需要对盛行的社会价值观进行深刻检视与反思。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杀死邵某琴的马某某曾是她的"手下士兵",而邵某琴本人则被部分媒体描绘为"一位优秀的女人,肯定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争取什么",为了打造"商业帝国"甚至"抛弃了自己的生活"。这种将漠视员工权益美化为"创业精神"、将冷酷无情包装成"商业智慧"的叙事,暴露了当下成功学的本质。邵某琴的案例令人想起2024年4月景德镇另一起血案——身家3000万的茶企老板吴水前因拖欠亲兄弟银行贷款被灭门。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资本积累以践踏他人基本尊严和生存权为代价时,所谓的"成功人士"实则走在危险的悬崖边缘。
颇具反讽意味的是,邵某琴生前头顶诸多光环: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杰出创业女性、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春蕾计划传播大使。这些荣誉本应表彰那些守法经营、关爱员工、回馈社会的企业家,却为何授予了一位连工伤赔偿都拒不支付的雇主?这反映出当前社会评价体系中重表面轻实质、重经济贡献轻法律道德的严重偏差。当邵某琴们可以通过慈善捐款、公关形象获取社会荣誉,而无需真正尊重员工权益时,这样的评价机制非但不能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反而会助长"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善风气。
在邵某琴与马某某的互动中,存在一个令人忧心的权力结构:企业家不仅掌握经济资源,还拥有话语权和社会资本,而劳动者则处于全面弱势地位。这种结构性不平等使得马某某在遭受工伤后,即使法律站在他一边,仍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赔偿。邵某琴敢于公然侮辱马某某并蔑视法院判决,正是基于对这种权力不对称的自信。这种不平等并非东大特有,但在特色社会中,其负面效应会被放大。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80万人死于职业事故和职业病,其中大多数来自弱势就业群体,这一数据印证了劳资权力不平等带来的生命代价。
案件曝光后,网络舆论呈现出两极分化倾向。在某网站跟帖中,"干得漂亮"、"为民除害"等言论获得高点赞数,反映出部分网民对长期积压的劳资矛盾的宣泄。另一方面,也有声音强调"法治社会不容私力救济",认为无论如何劳动者都不应采取暴力手段。这两种对立观点恰恰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在劳资问题上的撕裂状态。
血案中涉事企业"帝王灸"从事的是健康养生行业,本应以关爱生命为宗旨,却连自家员工的基本健康权益都无法保障。这种理念与实践的严重背离,暴露出东大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不应是公关宣传的噱头,而应内化为对待每一位员工的具体行动。从邵某琴的案例反观,那些获得无数荣誉的企业家,是否真正做到了守法经营、善待员工?当企业将利润置于人命之上时,无论其产品宣传多么动听,都难以掩盖内在的破产。
这场血案最深刻的启示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多数人的福祉。如果GDP的增长以占大多数的劳动者尊严和基本权利的丧失为代价,这样的发展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充满危险。景德镇血案中,14万元赔偿金对邵某琴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对马某某却是生存所系;邵某琴的侮辱言语对她可能只是情绪发泄,对马某某却是人格尊严的彻底毁灭。这种对多数人的价值感知的鸿沟,正是许多劳资血案的共同根源。
当企业家/资本家们哀叹"现在的员工越来越难管"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是否给了员工应有的尊重和保障?当劳动者们感到维权无门时,社会应当提供更多元的救助渠道,而非将他们逼上绝路。
编辑:雁回锦书
来源:“平民角”公众号,略有删改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5 2025-05-02 -
-
《黑&白》英文版问世
넶153 2025-04-22 -
预告|人境讲坛(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改变世界
넶118 2025-04-19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163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15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13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475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68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15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303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267 2024-08-24 -
【人境论坛】刘继明|思想简史:一个时代的蜕变(2001-2021)
本文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笔者以个人和亲历者视角,对近二十年,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以来,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思潮,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蜕变过程,做出的一份有別于主流的观察记录。
넶2429 2024-05-29
-
劳动节专辑⒀|当劳动节的红旗沦为特权阶层的遮羞布:从“肖董事件”看阶级固化之殇
넶7 2025-05-02 -
-
劳动节专辑⑿丨城市边缘的挣扎:厦门零工市场里的女工们
文字 | 李盼\x26amp;nbsp; 田华阳图片/排版 | 李盼责任编辑 | 唐靖博 徐碧鸿全文字数:6978预计阅读
넶3 2025-05-02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5 2025-05-02 -
-
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先驱林祥谦——纪念郑州二七工人大罢工一百零二年
넶4 2025-05-02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03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2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26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203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09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10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495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883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23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793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40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16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00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61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3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25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23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48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