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迎春到——读毛主席诗词有感|征文选登⑦

 

文\高世荣

       

吟雪沁园春,咏梅卜算音。壮东风、剑胆琴心。心念红装和素裹。目炯炯,气匀匀。       

国色美如晨,天香贵比金。数风流、李杜苏辛。又见高峰披彩练。映宇宙,照红尘。      

这阕《唐多令》,是我为此文即兴填写的词,虽挂一漏万,却充分表达了我对毛主席诗词的崇敬心情。我谈一下读毛主席诗词的感想。

闲来学习涨知识

说起来,我是毛主席诗词的忠实粉丝。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学校学习毛主席诗词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刚读小学三年级的我,初习毛主席诗词,像牙牙学语的小儿撞见孔雀开屏,美得令人窒息,却发不出惊奇的声音。看到高年级的学长,在黑板报上熟练地运用毛主席诗词,我羡慕不已。可是,自己对诗词一窍不通,不敢在作文上贸然引用,只能“闻风坐相悦”。我读小学四年级时,借到一本红塑料壳包装的《毛主席诗词读本》,如获至宝。我知道借人东西要还,没有钱买笔记本,就用废纸头从头抄写诗词和解释。我抄了一半,书主就要走了。我无事就翻翻抄本,或者背背不会的诗词。参加工作后,我把兴趣转到学习唐诗宋词上来。同时,我也不断充实对更多毛主席诗词的学习。新世纪初,我从新华书店买得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爱不释手。《出版前言》说:“诗人、学者公木先生是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大家。由他撰写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大气磅礴,意境高妙,美不胜收,久销不衰。”公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我参加过解放军,当然会唱这首每个军人都会唱的歌。他当得起编者“前言”的赞誉。思而所得,公木的书让我兴奋不已,一气读完,学而再,再而三。它伴我左右,我时刻翻阅。与此相关,毛主席的革命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这些诗词背景资料,我也在虔诚般地探究。爱松及竹。我经常读《乌有之乡网》《红歌会网》《昆仑策网》《人境网》等介绍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生平的文章。长年下来,我的诗词知识,文学知识,唯物辩证法知识,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共产主义理想知识,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知识,毛主席的革命和实践知识,在我心中,如春天之木,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我现在已经步入中老年的行列,但我天天都在学习或写文章。多年的积累,使我对毛主席的诗词耳熟能详,颇有心得,不吐不快。

遇事学习夯信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一个个大老虎小苍蝇纷纷下台,人民拍手称快。比如,翻车的周永康、苏荣、徐才厚等大老虎,曾经官至副国级,一个个炙手可热,权倾朝野。看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狂飙》以后,我痛心疾首!然而,痛定思痛。这些昔日的“弄潮儿”,“搅得周天寒彻”,何等威风!为什么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攻击?他们入党宣誓言犹在耳,为何足不旋踵中枪倒地?说到底,他们是原来没有暴露的“甫志高”。台上义正词严,台下暗通款曲。毛主席早在《采桑子·重阳》词中,告诉我们:“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里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人生意义,价值观取向。生命的宝贵,建立在为人民利益奋斗的“黄花精神”基础之上,这样的人才虽死犹生,这样的价值才“分外香”。毛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词中,热情讴歌不被“西风烈”吓倒的“长空雁”。红军战士在“霜晨月”的暗淡寒冷险阻中,明知“雄关真如铁”,仍然轻蔑地视而不见,前仆后继地冲锋陷阵,直到“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就是“黄花精神”的力量。在生死考验面前,他们当得起“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赞美!通过毛主席诗词的学习,夯实了我的“两个服务”信念。当前,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任何风流人物,不过几十年光景。时代就是把一部分人推向浪尖,把一部分人拍死在岸边。在一个金钱弥漫的时代里,在金钱织成的筛子里生活,要么被金钱选中,要么被金钱淘汰。在我看来,你如果是人民的公仆,被金钱选中,不一定是好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管是以“人民的名义”乔装打扮的“甫志高”也好,还是赤膊上阵的“刘青山”也罢,你一定会被“珍重暗香休踏碎”的警告所“反噬”。我在小小说《病》《猫急跳墙》《等待》等一干反腐题材作品中,对这些“两面人”官员,进行辛辣的讽刺。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我坚信,“风雨送春归”,只是暂时的;只要主义真,“蓄芳待来年”,即使“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定“飞雪迎春到”!

我特别欣赏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词中的情怀和格局。作为共产主义者,在取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巨大功勋之后,是像李自成一样,打江山为坐江山,还是像梅花一样,“俏也不争春”?这是封建农民阶级起义与无产阶级奋斗的分水岭。作为一个彻底的战士,做到居功不傲还不够,还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他还要继续革命——“只把春来报”。这还没有完,还要再来一个使品格凤凰涅槃的“自我革命”——当他的理想成为现实——“山花烂漫时”,“山花”因为“前人栽树而幸福乘凉”着,“梅花”会不会希望“山花”必须对她感恩戴德、顶礼膜拜呢?不!梅花回答道:“她在丛中笑”——幸福着人民的幸福,她发自内心地欣慰,开怀大笑。这才是人生的终极情怀。我读到这里,“触目柔肠断”,潸然而泪奔……

交流学习添同志

初读毛主席《沁园春·雪》,我觉得“既散魂而荡目”,其诗意挺拔,格高五岳,崪若断岸,矗似长云。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排山倒海之势,波澜壮阔之景,雷霆万钧之力,包罗万象之功,大气磅礴之范,熔政治、军事、历史、哲理、文艺为一炉,创作了革命军事题材的宏大叙事壮丽诗篇,把七律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演绎到难以复加的高度,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精品中之精品,是剑胆琴心的意蕴之作。但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毛主席诗词这样“高大上”,却令人遗憾地遭到冷遇。你如果见缝插针地谈这个,很多人不客气地扭头就走。我觉得,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军过后尽开颜”。为此,我不怕遭受白眼,在生活的周围,留意宣传毛主席诗词。

2018年,我撰写文章解读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发表在《红歌会网》上。2023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我撰写文章解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发表在《银河悦读网》上。2024年,我在县作协举办文学讲座上,两次讲解毛主席词:一次讲解《蝶恋花·答李淑一》,一次讲解《卜算子·咏梅》。不仅如此,只要有适合的人群,我就向大家不厌其烦地传播毛主席诗词。渐渐地,我发现,大家不再扭头就走,而是驻足静听,参与讨论,愿意交流。尤其是老同志,与我讨论特别热烈。他们告诉我,过去不是不喜欢毛主席诗词,而是因生活所累,顾不上学习,不太懂。现在听我交流心得,易学好懂,大家来劲了。我还发现,凡是喜欢毛主席诗词的人,一定尊敬毛主席,愿意在社会上做个好人。我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引为同志。他们亲切地称我为“毛粉”。我则称他们为“家人”。我亲属家里,时常可见书写《沁园春·雪》匾额,挂在正厅墙上。

总之,毛主席的诗词,风格独特,下笔雄浑,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体现了革命理想和实践的统一,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价值和奋斗的统一,政论和艺术的统一,正面拓展和逆向思维的统一。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从毛主席诗篇富有挑战性的个性和谦虚无私的高风亮节里,我们可以获得信仰的力量,知识的智慧,生活的勇气,人心的温暖,奋力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人生的挫折,心灵的挣扎,感情的受伤”,增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自觉性,完成毛主席未竟的夙愿。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人境网

0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8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