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死亡笔记》:治标不治本,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让一切徒劳
文/茴香豆a
《死亡笔记》是笔者十分喜欢的动漫之一,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夜神月和L的精彩智斗部分。同时,我们整部作品看下来,这也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深度的作品,它超越了单纯的悬疑与推理,触及了人类本性、社会制度与道德界限的根本问题。
自2003年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以来,原作大场鸫与作画小畑健所创作的《死亡笔记》便迅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并通过动画、电影等多种形式被改编,成为了日本乃至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让人回味无穷,也不断挑战人们对正义、道德与权力的认知。
作品的背景设定在一个普通的现代社会中,主角夜神月偶然得到一本可以杀人于无形的笔记——“死亡笔记”。这一设定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近乎神话般的吸引力,死亡笔记的力量让人立刻联想到无穷的可能性:如果你能够决定谁生谁死,你将如何选择?这种设定引发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道德困境:权力与责任的冲突,理性与情感的对立,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决。
从创作背景来看,《死亡笔记》的作者通过将一个简单的超自然事件与复杂的社会背景结合,创造了一个让人深思的情节框架。夜神月这个角色的塑造不仅让观众思考如何看待“正义”,还让人质疑人类在拥有绝对权力后能否保持理性与道德。夜神月从一开始的“拯救世界”的理想,逐渐滑向了个人主义的极端,试图通过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裁定生死。而这种设定所引发的深层次问题,不仅仅是关于权力如何滥用的探讨,更是关于一个人如何从最初的理想主义走向堕落的悲剧。
故事中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夜神月并非出于纯粹的恶意行事。他的初衷是想通过“惩罚罪恶”,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世界。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夜神月的思维逐渐变得狭隘、冷酷,最终失去了对正义的基本理解,甚至将自己视为新世界的“神”。这种转变体现了对权力的极端依赖:在拥有了决定他人生死的能力后,他从一个追求理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冷血的“神祇”,他不再听取任何外界的声音,也不再考虑他人对他行为的感受。他的眼中只有“绝对的秩序”和“绝对的正义”,这些理想化的目标在被逐渐个人化的过程中,开始变得越来越扭曲。
而与夜神月对立的L则代表了理性与秩序的一方。L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侦探”,他有着自己的弱点与缺点,甚至表现出不拘小节的个性,但他始终坚持通过科学与理性来解决问题。他与夜神月的斗智斗勇,不仅仅是两位智者之间的较量,更是两种理念的碰撞:一种是基于个人意志的极端理想主义,另一种则是通过集体力量和法治来寻求正义的秩序主义。L并没有夜神月那样的超凡力量,他所依赖的不过是缜密的推理与团队的协作,但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方法,最终让他在与夜神月的博弈中占据了上风。
L所代表的法治与理性,虽然在故事中展现了秩序的力量,但这一力量同样无法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法治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中,常常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公。《死亡笔记》通过L与夜神月的对立,揭示了法治与暴力之间的对立与互相依赖。夜神月依赖暴力来塑造自己的“正义”,而L则依赖法治来捍卫秩序,但两者最终都未能触及社会结构的根本性问题。
《死亡笔记》通过极富戏剧性的故事线和深刻的角色塑造,不仅探讨了个体如何在拥有超凡权力时走向堕落,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深层次的矛盾进行了隐晦而深刻的剖析。尤其是通过夜神月和L这两个角色的对立,作品提供了一个反思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结构和个体主义的有力镜头。
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中,个体的权力和自由常常被宣传为至高无上的理想。然而,这种自由往往并不平等,且伴随着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压迫。资本主义体系通过将市场、资源、财富与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制造了显著的社会不公和阶级分化。夜神月的设定,无疑是对这种不平等的反应。他的初衷是“净化”世界,消除犯罪,创造一个“完美的秩序”。然而,在他对权力的不断追求中,他不仅抛弃了道德的底线,最终也沦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典型的“暴君”:一个试图用个人力量改变世界却未曾意识到问题根源的个体。
夜神月的堕落,正是对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自由、平等和正义观念的深刻讽刺。在表面上,资本主义似乎给了每个人追求自由与成功的机会,提倡个体主义和市场竞争,塑造了所谓“理想的社会”。然而,这种自由并非普遍适用,它更多的是服务于拥有资本、资源和权力的少数群体,而大多数人在这一体系下只能成为工具,沦为资源的消费者和劳动力的提供者。在这种系统中,个体的价值和权利往往被剥夺,真正的自由成为了一种奢望。
夜神月试图以“死亡笔记”来改变这一切,他从一开始的“理想主义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极端的权力狂热者,这一转变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主义极端化的反映。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下,个体似乎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和自由,但这种自由和权力的集中却容易导致腐化。当夜神月发现自己能够掌控生死的命运时,他逐渐从“正义的执行者”变为“权力的掌控者”。他的目标不再是改变整个社会,而是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偏见来“拯救”世界。他的行为在表面上似乎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但深层次上,却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危害。当个体的自由与责任失去平衡,个人主义便会沦为利己主义,而一旦没有对社会集体的责任感,个人就很容易被权力和欲望吞噬。
而L作为与夜神月对立的角色,则代表了社会秩序的另一种力量,尽管他也是以个人的名义行动,但他坚持的是通过理性与法治来捍卫社会的公正。然而,这种法治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阶级利益。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中,法治并不是单纯的“正义工具”,它的运行常常受到权力和资源不平等的影响。
在《死亡笔记》中,L与夜神月的斗争虽然表面上是关于道德与权力的较量,但实际上却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法治与暴力、道德与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L代表的是制度化的力量,而夜神月则代表了个体通过极端手段来追求自我设定的“正义”。两者的对立,不仅是两种理念的碰撞,更是两种社会秩序之间的较量:一种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暴力秩序,另一种是以法治和理性为基础的制度秩序。
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中,虽然法治可以成为表面上的正义保障,但它却往往成为统治阶级维持现有利益的工具。法律的运作并非完全公平,它受到权力和资源分配的影响。在《死亡笔记》中,L代表的正义,其实并非单纯的“无私”或“公正”,它同样受限于社会体系的规则。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法治往往无法解决根本的社会不平等。社会的贫富差距、阶级分化,以及劳动人民的剥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法律的框架所掩盖,甚至通过对法治的滥用进一步加剧不平等。
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的另一大问题在于“个体至上”的观念。夜神月的行为就是这一观念的极端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宣扬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看似是对个体尊严的捍卫,但在实践中却容易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与冷漠。夜神月从最初的“救世主”到最终的“暴君”,体现了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破坏性。资本主义通过塑造个体的欲望和权力来维系社会秩序,然而,个人在不断追求权力和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当一个个体仅仅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忽视集体利益与社会责任时,他便走上了暴政的道路。
《死亡笔记》通过深刻的哲学思辨,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极端个体主义与阶级不平等之间的紧张关系。夜神月的堕落警示我们:当个体没有受到社会和集体责任的约束时,权力就会迅速腐化,甚至演变成对社会的摧残。而L则象征着在资本主义框架下,虽然有理性和法治的存在,但它依然无法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与不公。真正的正义,需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而不仅仅是依赖个体力量或表面的法律制度。只有通过集体力量的觉醒和社会制度的彻底变革,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因此,《死亡笔记》虽然以个人的道德沦陷和权力斗争为表层叙事,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它无意中揭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个人的善恶或权力斗争的成败,而在于社会的生产关系本身。夜神月之所以走向极端,是因为他所身处的社会结构无法为真正的公平和正义提供现实土壤;而L之所以虽能暂时维持秩序,却无法改变社会的本质性矛盾,也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劳动人民被迫出卖劳动力换取生存的报酬,这种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矛盾。夜神月所厌恶的“肮脏世界”,实际上正是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阶级分化、社会不公、犯罪横行,并非简单依靠个人的“清洗”能够解决。即便夜神月成功建立所谓“新世界”,但如果生产关系未曾改变,社会的不公和矛盾依旧会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现。
作品中的法律与秩序虽然在表面上提供了“公平”的保障,但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律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服务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保障他们的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的“法治社会”无法超越其经济基础的限制,无法真正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L的理性和法律手段虽然暂时制服了夜神月,却无法触碰社会最深层的矛盾,更无法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
夜神月和L的斗争在根本上不过是上层建筑内部的对抗,未能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最核心的问题——生产关系的私有制。这也是为何剧情反复强调即便有人消灭了“邪恶”,新的“邪恶”仍会源源不断地滋生。因为“邪恶”的根源,并不在于个人的意志,而在于一个社会制度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资本增殖的无止境追求,必然导致贫富分化、阶级压迫以及社会不稳定。
从马列毛主义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社会变革,不是依靠个人的英雄主义去“净化”世界,而是依靠无产阶级的集体行动,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生产关系。
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公和暴力的根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夜神月虽然有着“改变世界”的野心,但他没有看清社会问题的本质,只是将权力的工具从国家机器转移到了个人手中,这种做法不但无法带来真正的社会进步,反而强化了暴力和压迫的循环。
这也提醒我们,面对现实中的种种社会问题,如果不能深入剖析其生产关系的根源,仅仅寄希望于“良法善治”或“道德觉醒”,乃至寄望某个“救世主”式的人物来解决问题,最终都将陷入新的困境和迷思。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只有当无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现劳动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社会的不公和压迫才会逐渐被根除。
《死亡笔记》虽然不是一部明确的阶级斗争作品,但它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使我们能够在观看其跌宕剧情之余,反思现实世界中的权力、正义与社会根基的关系。这部作品的真正启示,不是如何追求个人的“绝对正义”,而是应当认识到: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人类才能摆脱资本主义带来的压迫与痛苦,真正迈向解放的彼岸。
编辑:雁回锦书
来源:“小小的治愈”公众号
-
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平
넶214 2025-05-04 -
劳动节专辑⒁|牛肥马壮举办明天不上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网络文艺晚会
넶183 2025-05-03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93 2025-05-02 -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462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74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49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503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86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40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340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306 2024-08-24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41 2024-08-04
-
赤脚医生与董小姐|人境院写研班学员期中作业选登(8)
넶11 2025-05-10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四)
넶26 2025-05-10 -
高尔基:《母亲》第八章〖巴威尔被抓〗
넶3 2025-05-10 -
-
-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17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3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36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220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14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17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510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933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48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807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87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29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10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74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5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31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41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51 2024-07-24
-
劳动节专辑②|在资本的统治下,劳动光荣吗?
넶167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①|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节选)
넶119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③|有感于“五一国际劳动节”
넶98 2025-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