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三峡人家:列宁论“左派”幼稚病(一)

文/三峡人家

 

 

说明:经常看到拥毛红群内部争论多多,内耗不断,处于一种不正常的争论状态,总是难以形成团结统一的局面,深感遗憾。而且大多并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而是一些枝节问题。我认为之所以这样,除了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之外,还因为没有掌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策略,是“左派”幼稚病的表现。

 

如何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全面和主流,不能以偏概全地看人;如何团结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肯定别人革命的一面;当然革命队伍内部也有是非之分,但是要分清是非是要实事求是的,以理服人的,是讲道理的,而不是扣帽子,打棍子,图一时痛快的;有时我们自己也是有错误的,但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特别不能因为别人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就把他当作敌人去泼妇骂街地攻击,为自己的错误不遗余力地去辩护。这些都是不顾大局不讲策略的表现。为此重发《列宁论“左派”幼稚病》的一组旧文,希望对有的同志掌握革命的策略有所帮助,在自我革命的基础上,做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分清是非,求大同存小异,促进革命队伍的团结和统一。

 

引言

 

上世纪20年代,列宁在主要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斗争的同时,对西欧“左派”共产党人的幼稚病进行了严肃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善意的,是希望他们能改正错误,以利于革命。这些人也是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表现出了革命的要求,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些自称为“新左派”的人从一开始就患了幼稚病,他们“左得很,坏得很,这篇文章中的马克思主义纯粹是口头上的”,列宁企图纠正他们的错误,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篇光辉巨著。可惜的是,西欧“左派”共产党人并没有接受列宁的正确批评,结果使他们领导或参与的无产阶级革命全都归于失败,教训十分惨痛。

 

列宁在这篇著作中称右倾机会主义在工人内部仍然是最主要的敌人之外,着重批判了西欧“左倾”共产党人的错误,用俄国革命的经验帮助西欧各国年轻的共产党人认识和克服“左派”幼稚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这篇文章堪称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的经典,他的目的是要扬弃“左派”共产主义思潮,使他们走向成熟和胜利。文章很长,大约有六万多字,对于上班族和初学者来说学习它的确是困难的,是需要时间和耐力的,但是这篇文章对于当前的斗争又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我在学习的基础上摘编了一些主要段落,供有志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同志们初学之用。

 

列宁在文章中阐述了以下主要思想:

 

一、剖析了西欧“左派”共产主义的阶级和历史根源。

 

列宁指出其阶级根源是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其表现为好走极端,华而不实,由狂热变为灰心,“不能表现出坚韧性、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性。”列宁还指出,它是对右倾机会主义的一种反动,往往与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相联系,在理论上根本脱离了马克思主义。

 

二、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

 

列宁指出:“要举行革命,单是被剥削压迫群众感到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而要求革命,还是不够的;要举行革命,还必须要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

 

列宁的这一论述,为共产党人在自己的战略中正确估计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否成熟指明了方向。革命不能只凭愿望和激情,而必须重视主客观条件。当前在红群中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乐观主义,认为革命高潮很快就会到来并取得胜利;一种是悲观主义,认为革命毫无希望。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是革命一定会胜利,这是毫无疑义的,但革命不会马上胜利,还要经过一段艰难曲折的斗争。

 

三、论述了革命的曲折性。

 

“左派”的一个特征就是冒险主义。他们把自己的急躁当作理论上的证据,提出“不作任何妥协”“拒绝在反动工会里工作”,“拒不参加议会”的“左“的口号,把革命的发展道路想得笔直又笔直,把革命发展的条件想得纯粹又纯粹。列宁指出在革命斗争中,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妥协是必要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区分革命的妥协与叛徒的妥协。列宁还谈了革命与改良的辩证关系,指出:应该善于在什么条件下按革命的方式行动,以及应该善于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什么场合采取“审慎迂回的行动方法”,即改良的方法。革命与妥协,革命与改良的关系都是辩证的,把它们绝对的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提出了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法

 

“左派”幼稚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条主义。不懂得如何将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里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认为十月革命是在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成功的,没有历史重演的必然性,这是以考茨基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看法,“后赫”也是这种看法。它们否认特殊性中本身就包括了普遍性这一辩证法的根本原理;另一种是认为十月革命的一切经验都具有普遍性,只要照抄照搬就行了,王明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不知道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哲学上讲他们是否认了不同国家革命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五、列宁在反对“左派”幼稚病时还提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思想。

 

列宁在《“共产主义”》(相当于《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续篇)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和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08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贡献,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根据列宁的这一思想,我们也可以对左派内部作点具体分析。当前,帝国主义势力和买办资本的势力极其强大,左派和人民的力量相对来说非常弱小,在这种情况进行无产阶级继续革命,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有两个:一是缩小打击面,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联盟,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由弱到强,取得革命的胜利。这其中就包括具有“坚韧性、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性”,克服一切“左派”幼稚病。列宁反对“左派”幼稚病的论述内容颇丰,以上只不过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而已,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们斗争的艰巨任务,同列宁当时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必须坚决克服类似于西欧共产党人的“左派”幼稚病,讲策略讲团结,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以免重蹈他们的覆辙,这就是我摘编列宁语录的良苦用心。

 

待续

 

(编辑:飞舟,作者授权人境网发表)

收藏
发布时间:2024年6月9日
0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