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全实录(1)

 

 

       1.全部哲学史,都是唯心论和唯物论这两个互相对抗的哲学派别的斗争和发展的历史。一切的哲学思潮和派别都是这两个基本派别的变相。(《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页。)

 

2.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在于对哲学的根本问题,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相反的回答。唯心论认精神(意识、观念,主体)为世界一切的根源,物质(自然界即社会,客体)不过为其附属物。唯物论认物质离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不过为其附属物。从这个根本问题的相反的回答出发,就生出一切问题上的分歧意见来。

在唯心论看来,世界或者是我们各种知觉的综合,或者是我们的或世界的理性所创造的精神过程。对外面的物质世界,或者完全把它看成虚构的幻像,或者把它看成精神元素之物质的外壳。人类的认识,是主体的自动,是精神的自己产物。

唯物论相反,认宇宙的统一就在它的物质性。精神(意识)是物质的本性之一,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发生的。自然,物质,客观世界,存在于精神之外,离精神而独立。人的认识,是客观外界的反映。(《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2页。)

 

3.资产阶级在为了向封建阶级斗争的必要及无产阶级还没有威胁他们的时候,也曾经找到了并使用了唯物论作为自己斗争的工具,也曾经确信周围的事物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精神的产物。直至他们自己变成了统治者,无产阶级的斗争又威胁着他们时,才放弃这个“无用”的工具,重新拿起另一个工具——哲学的唯心论。(《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5页。)

 

4.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或叫宇宙观),是辩证法的唯物论,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或叫机械的唯物论),这一点区别,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问题。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从古至今有三种主要答案。第一种是唯心论(不管是形而上学的唯心论,或辩证法的唯心论),说世界是心造的,引申起来又可说是神造的。第二种是机械唯物论,否认世界是心的世界,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但物质是不发展的,不变化的。第三种是马克思主义的答案,推翻了前面两种,说世界不是心造的,也不是不发展的物质,而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就是辩证法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看世界,把世界在从来人眼睛中的样子翻转了过来,这不是天翻地覆的大议论吗?(《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38页。)

 

5.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0页。)

 

6.只有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心而上学,不是把对立的事物当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去看,而是当作死的、凝固的东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30页。)

 

7.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这两个东西是相互斗争的。还有两个东西,叫做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对立统一、相互斗争的。一讲哲学,就少不了这两个对子。(《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3页。)

 

8.我们公开承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香花和毒草的斗争。这种斗争,要永远斗下去,每一个阶段都要前进一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3页。)

 

9.要用唯物论代替唯心论,用无神论代替有神论。(《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1页。)

 

10.唯心论和唯物论学说都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唯心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起着反动的作用。唯物论则是革命阶级的宇宙观,它在阶级社会内,从对反动哲学的唯心论之不断的战斗中生长与发展起来。由此,哲学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始终反映着反动阶级与革命阶级在利害上的斗争。哲学中的某一倾向,不管哲学者自身意识到与否,结局总是被他们所属阶级的政治方向所左右的。哲学上的任何倾向,总是直接间接助长着他们所属阶级的根本的政治利害。在这意义下,哲学中的一定倾向的贯彻,便是他们所属阶级的政策指特殊形态。(《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2页。)

 

 

 

编辑:雁回锦书

来源:“陕北红友wangwenge”公众号

 

收藏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7日
0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