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老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篇经典的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几乎每个过来人都学过。

但在不同年龄朋友的印象中,课文标题、内容可能不太相同,比如标题,最早是《吃水不忘开井人》,后来改为《吃水不忘井人》,内容也经过了数次润色改动。

如果溯源这篇课文的最早出处,那应该是《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2日第1版《我们伟大的祖国》图片报道中的文字说明。

如下图,那一天的报纸左上角是一张照片,照片下方是说明文字,共4行,内容为“江西瑞金沙洲坝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根据地的中心。毛主席在这里领导革命的时候,曾亲自率领当地人民进行生产,修筑水井。当地人民现在在水井旁立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之后,在建国后第一套教材的1952年2月版《初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三册中,出现了《吃水不忘开井人》课文。内容与人民日报图片说明相似:

“江西瑞金是革命的老根据地。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坝领导革命的时候,亲自率领人民进行生产,开凿水井。现在,当地人民在这个水井旁立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建国后第二套教材于1951年编写,1952年出版,”国语“改为”语文“,这套《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中,课文标题为《吃水不忘开井人》,全文如下,共2个自然段: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住在瑞金沙洲坝。他很关心人民的生活,领导沙洲坝人民开了一口井。

解放后,沙洲坝人民在井旁边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在1954、1955年第三套语文教材中,标题仍然是《吃水不忘开井人》,内容稍有改动,3个自然段: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村子外边的小河里去挑,路很远。毛主席就带着村子里的人开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沙洲坝的人在井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四套语文教材即《十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于1961年启用。在这年人教版《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2册》中,课文标题《吃水不忘开井人》未变,内容进一步润色改动: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村子外边的小河里去挑,路很远。毛主席就带着村子里的人开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沙洲坝的人在井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五套语文教材于1963年开始启用,《吃水不忘开井人》出现在第二册24课,内容不变。在1973年的时候,课文标题逐步改成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不变,但北京市小学课本中,课文内容增加了“红井”的歌谣

1978年2月出版了第六套教材,课文收入在小学语文第一册第26课。

 

但这套教材在1981年第三版中,删除了这篇课文。之后数年,在教科书中时有时无。下图是1981年版的目录,已经找不到《吃水不忘挖井人》。

目前教育部统编教材(部编本)里,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编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根据网络素材整理,分享的内容仅供怀旧和欣赏,不要用于其他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红星闪闪

来源:红色记忆

 

 

0
发布时间:2024年7月22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