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社会主义建设考察报告(一)

 

编者按:90后边正强同志近期考察了著名的红色南街村,写了一万多字的考察报告,本站将分三次发表。希望青年朋友们记住毛主席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条件的青年朋友可以多走动,深入工厂深入群众,使调查研究蔚然成风。


 

考察南街村的重要性

我这次到南街村,实地考察了其建设成就、分配方式、企业管理模式、社会福利、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情况。从7月28日起至8月2日止,共六天时间(时间虽不够长,但我的调研是全方位的、具有成效的)。在此期间,我采访了南街村村委会干部、各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企业职工、群众等80余人(我腿都跑酸了,心里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在采访他们的过程中,我认真做采访笔记,经过归纳、总结,得到了大量的宝贵材料。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究竟是必然能够搞成功,还是必然要走向失败?南街人民与资产阶级右派学者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南街人民在全面私有化改开之后,顶住了外部官僚、买办施加的压力,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南街村的成功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仅不会养懒汉,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在南街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面前,所有各种反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歪理邪说,都必须迅速矫正。各级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私有化的错误做法,都必须迅速变更。这样,中国的农村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前途。

过去的四十多年间,南街村一直处在资本势力的舆论围剿当中。在这期间,资产阶级右派学者成为了资本势力围剿南街村的舆论打手。他们散布着:“南街村发展靠贷款,高增长、低效率”“南街村是现代八旗制度,压迫、剥削外来职工”“南街村职工只有几百块钱补贴,没有工资”等谣言。这些谣言颇能迷惑那些没有去过南街村且理论水平不高的群众。在这里,我有必要将本人在南街的调研报告归纳成文,以正视听。

污蔑与捍卫南街村的斗争,在实质上是一场阶级斗争。对于热衷于资本主义的官僚、买办、右派经济学家们来说,南街村的存在让他们感到如芒在背。因为,南街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他们几十年来在中国推行的资本主义私有化经济模式相形见绌。南街村村民拥有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养老、免费教育等福利保障,资本主义私有化模式却夺走了这一切;南街村村民可以在家工作,就地成为工人,资本主义私有化却逼得人们背井离乡,成为受资本压榨的雇佣劳动力;南街村治安良好、路不拾遗,资本主义私有化治理下的地区却盗贼遍地、人心不古。南街的成功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资本势力害怕有更多的地区效仿南街村的发展模式。

一言以蔽之,南街村的存在和发展,给中国人民开辟和保留了一条回归社会主义的道路,却直接威胁到了资本势力的利益。因此人民向往南街村,而敌人则不遗余力地对南街进行污蔑。保卫南街村的斗争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面对资本势力对南街的舆论围剿,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开展捍卫南街的舆论反围剿(捍卫南街村就是捍卫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要想反击敌人对南街村的污蔑,我们就必须有的放矢,用南街成功的事实说话,反驳敌人的言论。要想用事实反驳,我们就必须亲自到南街村进行实地调研,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更有说服力!这就凸显出了考察南街村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南街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公有化运动,在这场运动的过程中,南街人民砸碎了束缚他们的私有制枷锁,朝着公有制的幸福之路大步迈进。一切进步的政治派别、热爱社会主义的群众都为南街的成就而欢呼;一切买办、资本势力则因南街的成就而恐惧。是与南街人民站在一起,支持、宣传南街模式呢?还是躲在暗角阴沟,对南街模式指手画脚呢?还是公然站在南街人民的对立面去反对南街模式呢?这不仅是为南街村辩护的问题,更关乎中国未来走什么道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对此做出选择。

 

伟大的成就

经过总结、归纳,我认为南街村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项:

首先,南街村靠着集体经济模式,已经实现了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街村也曾经实行过包产到户,但粮食产量一直维持在亩产500斤左右,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街人民认识到了所谓土地承包的弊端,在王宏斌书记的带领下,他们重新将土地交归了集体。在土地重归集体之后,南街村利用集体的力量对土地进行了方田建设、田园规划,扩大了对农业的投资,使农业逐步走向了水利化、机械化(利用集体的力量才有扩大农业投资的能力,靠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不可能做到)。粮食亩产由原来个人承包时的500斤稳步上升至700斤、800斤又超千斤。土地归回集体后,集体充分发挥了土地的作用,增加了南街的收入。这些成绩,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没有一个人把土地再要回去。

农业机械化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现在南街村管理农田的工人只有70多人,常年负责农业的种管收打的工作。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年亩产750公斤左右(共有300多亩耕地)。

其次,在工业方面,南街村先后建立了26家企业,这些企业为南街村带来了24个亿的年收入,净利润就达两个亿,缴税7千余万元。这些企业主要是以食品加工为龙头,其他都属于一些相关企业。龙头企业有方便面厂、食品厂、啤酒厂、麦恩食品有限公司、南德拉拉面食品有限公司等(其中麦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是巧克力果)。

由于南街村举世瞩目的成就,到南街参观、游览的人增多了。南街村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工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使南街当地人不用像其他地区的人一样,去外出打工,沦为被剥削的雇佣劳动力。而是可以在当地就地就业,解决了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空心化问题。不仅如此,南街还吸引了周边地区一万多务工人员,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南街村提前完成了乡风文明整建任务,被评为了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生态文明村。

在教育方面,十年间南街村培养出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两千余人。这些人毕业后都回到了南街,成为了南街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南街村设有从幼儿园到高中各级学校,南街村的教育指导思想是“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在南街人眼里,并不是只有考上大学的才是人才。那符合哪些标准的人是人才呢?为此南街村制定了评定人才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三好”:一是思想好,二是技术好,三是身体好。这三好标准的制定,直接推动了南街教育的蓬勃发展(近三年来南街的中小学考试成绩一直排在漯河市前列)。

接班人培养。南街村的老一辈村民经历过毛泽东时代,他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很深的感情,自然能够自愿投身于南街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南街的青少年距离毛泽东时代已经很遥远了,怎么保持他们的红色信仰,使他们成为南街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这就成为了摆在南街村面前的一大课题。

据我调研了解,南街村主要采取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办法来培养红色接班人。南街村有专门的教育办公室会定期去中小学生就读的学校以走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定期了解孩子的思想走向(主要看思想动态有没有偏离毛泽东思想)。

到寒暑假期间,南街会把家长、学生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汇报思想动态,之后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定期评选优秀学子在《南街日报》上予以登载。

对于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南街村也是常抓不懈的。四十余年来,正是靠着这样的办法,南街村成功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南街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在对外销售方面,南街村有800多业务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帮助推广、销售南街产品。这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南街村的食品加工工业发展已接近饱和,面对这样的局面,南街村适时提出了“向高科技进军”的口号。下一阶段将集中生产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品。为此他们将高薪聘请科技人才到南街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集体经济发展,南街村已经基本消灭了“三大差别”(农村与城市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农民与工人的差别),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按需分配为辅的社会主义分配模式。

南街模式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我认为无非是因为这几点原因:首先,集体经济下的高度组织化。通过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南街村靠着集体的力量把村民组织起来,大办农业、大办工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很难想象靠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私有经济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集体经济才能够把人民最大程度组织起来,创造人间奇迹,而私有制只能让人民各自营私,最终变为一盘散沙!

其次,南街村在追求经济利润上很好的解决了集体与个体的诉求。在发展过程中,南街村明确了利润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把经济利润转化成为人民享受的福利(这在之后论述南街村的分配制度时,我会详细讲这个问题)。在南街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产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正确的指导思想。四十多年来,南街村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经济上,坚持和发展毛主席关于大办社队企业的理论;在思想上坚持和发展毛主席关于“斗私批修”的理论。既保证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保证了经济建设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南街村打造了一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毛主席曾指出:“如果路线确定了,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南街村书记王宏斌同志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亲自抓干部的思想培训工作并率先垂范,把自己的工资定为每月250元。正是在王宏斌同志的带动下,南街村的干部才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尚。

这是我总结的南街成功原因,接下来,我将以事实驳斥针对南街村的主要谣言,在此基础上兼谈南街村的福利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模式。

 

编辑:飞舟

来源:作者授权

 

 

0
发布时间:2024年8月15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