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彻底性—— 剖析“以阶级斗争为纲”

 

文/一而二

 

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强调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还说过“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等等话,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句荒唐的话。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党,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从事阶级斗争的政治组织。

那么,“以”阶级斗争“为纲”(我突出了这7字口号中的3个字),从何谈起?

我们现从“是不是纲”这个关键点谈起。

对于执政党,阶级斗争是不是纲?

列宁的回答是明确的。

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说: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 “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

毛主席对问题的回答更明确:“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常集中表现为党内尖锐复杂的路线斗争。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1971年9月12日,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常说要“讲政治”。讲政治,中心是讲阶级斗争,讲路线。

法治,实质是阶级斗争。

实际上,阶级社会里的任何执政党,都懂得阶级斗争是纲。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对吗?

我们现请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人回答:

对于执政党,你认为阶级斗争是不是纲?

你无法回答。

若承认阶级斗争是纲,既然它是纲,那你为什么要喊“以”它“为纲”?什么意思?

你若不认为阶级斗争是纲,你又凭什么要高喊“以”它“为纲”?

无需多言。“以阶级斗争为纲”这7字口号是错误地提出来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初看,“阶级斗争是纲”与“以阶级斗争为纲”这7字口号差别不大。仔细想想,不对。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人为的。这7字口号抹去了阶级斗争“存在”的客观性,掩盖了被敌人包围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面临的阶级斗争的“实际关联”的客观性。

如果还觉得二者差别不大,那就想想:

在口号提出已半个多世纪以后,一些人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是:

他们批判“阶级斗争是纲”吗?

他们批判“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吗?

他们批判“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吗?

……

他们没有。

差别是清楚的。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谁提出来的?

当我们回忆六十年代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风云,都知道那场斗争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两条道路长期斗争的结果。

1962年9月24日,毛主席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作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再一次批判了所谓“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

不久,在毛主席推动下,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在广阔城乡展开了。

就在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这7字口号,第一次出现在形“左”而实右的四清“后十条”(即1964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中。这一文件是刘少奇主持制定的,是邓小平主持的书记处组织起草的。这个文件首次提出“这次运动,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

令人深思的是,在上面这句话的前头,巧妙地加上了“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字样。

我们要问:是按照毛主席的什么指示提出了“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能拿出来吗?

很明显,提出7字口号的人,面对毛主席八届十中全会及以后的一系列讲话,心情复杂,精心雕琢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古怪的东西。

一段时间内,四清运动的性质模糊了,斗争矛头向下,扩大了打击面。

《后十条》很快被《二十三条》代替。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后十条》的态度是明确的。

仅三个多月后,经过尖锐激烈的争论和斗争,毛主席主持的政治局全国工作会议(1965年1月4日)用具有历史意义的“二十三条”废止了“后十条”。

在二十三条中,用旗帜鲜明的用语“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抓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替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7字口号,振聋发聩地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毛主席矫正了运动斗争的大方向,也预示着更大的斗争风暴即将来临。

回头看,“以阶级斗争为纲”这7字口号,是为了对抗而精心炮制出来的。短命的文件(后十条)虽被废止,但荒唐的口号却被一些人继续使用。后来,有人把新中国前三十年艰苦奋斗的光荣年代除了贴上“贫穷”的标签,还贴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冒充成“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面对这些,不能不让人佩服7字口号提出者的高明。

被搅浑的水,该澄清了。

此地泾渭分明:

“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乃战斗的唯物主义!

“以阶级斗争为纲”,属奸狡的唯心主义。

毛主席去世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被“否定”,以“具有特定含义”的缩小了内涵的“文革理论”为靶子被进行“批判”。面对今天的社会现实,缩小内涵也不管用了。批判错误的7字口号更帮不了一些人的忙。

当我们回顾那段尖锐复杂的路线斗争历史,不能不对伟大导师毛主席的理论彻底性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无比的敬佩!

 

编辑:飞舟

来源:网友荐稿

0
发布时间:2024年9月16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