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洪秀全与第二个洪秀全(上)

文/湘歆

 

 

在阶级社会下的历史皆是阶级斗争史。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是其背后阶级力量斗争的表现。而历史也证明了无产阶级是最为先进的阶级,是革命性最强最彻底的。而无产阶级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才可以真正的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在半殖半封时期,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毛主席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分别评价了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他说:“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呢?是因为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太平天国战争”。辛亥革命只推翻了一个清政府,却没有推翻封建制度、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后来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毛主席领导下,农民在农村形成了广大组织,掀起了农村的革命高潮,“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只有依靠群众,才有真正的力量。

 

 

【第二个洪秀全】

 

历史在150年以前的时候,革命被消灭了,但革命的遗孤还在。洪秀全作为东大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是一位天才的革命领袖和理论家,领导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他虽然死了,但革命的威名还在。

 

冯阿公是当年太平军的老战士,参加过金田起义,直到南京沦陷后,他躲在翠亨村里生活,他向小孩子们讲述太平军的故事,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就此产生了疑惑和思考,他告诉冯阿公,他要去推翻清王朝,要做洪秀全第二!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中山。

1864年,南京政权被清政府攻破,洪秀全的骨灰被清军用炮弹发射出去,曾国潘的部队在这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使得曾经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南京城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万人;

 

1911年,五十年以后,第二个洪秀全则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反动清王朝的腐朽生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国。

 

因此,一直以来的论断都在强调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强调第二个洪秀全的成绩要远远高于第一个洪秀全,因为"孙中山成功了,而洪秀全失败了"。

 

但是当我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再次重新审视这两场不同性质的革命,我们会看到大不一样的结果。

 

 

【脱离群众的革命】

 

近代东大处于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东大农民和各被压迫阶级的人民,为解除身上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镣铐而向内外敌人进行的斗争一天都没有停止,而且一天比一天激烈。

 

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革命就是这些大大小小革命活动中的最佼佼者,而这些革命,出于不同的立场进行,也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革命状态。

 

毫无疑问,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的主要领导者也都是资产阶级,他们提出的革命纲领中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广大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他们的革命热情。

 

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曾经联合新军,多数是穿起军装的破产农民和学生,还有以游民和破产农民为主体的会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他们便把群众抛弃了。他们不但不能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加以镇压。

 

而太平天国革命则是一场完全的农民战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资本主义侵略者鄙视洪秀全是“苦力王”,而太平天国却认为这个“称号是最大的恭敬”,这个农民政权,是在翻天覆地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太平天国与农民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

 

他们的政权紧紧的依靠着贫农、中下农、苦力和一切穷人们,它坚决的实行着农民阶级专政的大旗,广泛的发动并号召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革命的旗帜到了那里,那里的地主阶级就被消灭,就在打土豪分田地,人们前赴后拥,拖家带口,乃至焚烧草屋的参加太平军,出现了诸如“洪杨带头打天下,哪个穷人不跟来?”的革命民谣。

 

相反的是,辛亥革命在这个时候,尽管永久的废除了帝制,消灭了皇帝,但由于资产阶级并未广泛的发动群众,在革命之时,社会上竟然是出现着广泛的混乱,虽然讨论的人数众多,说是开化了民智,但由于群众没有被组织起来,人们只能通过报纸和街头传闻来了解革命,革命恍然成为一件和群众无关的事情。

 

这还是稍好一些的城市,而革命党人甚至没有尝试在农村发动农民的工作。四亿农村人口对民主革命的冷漠和麻木,大约用《药》里面“花白胡子”说的“疯了”一词就能概括,所谓“立宪民主”云云从何说起?对于在长期专制制度下习惯于循规蹈矩、逆来顺受的绝大多数农民,不把他们组织起来,他们不知道革命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只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保皇。

 

而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亿万劳动人民都被发动起来,中央政权掌握在劳动人民之手,地方政权基层组织为乡官,权力掌握在农民手里,都是从劳动人民之中选举出来的先进分子。太平天国重视对人民的教育和灌输,经常举办几千人的大会,向农民们不分男女,宣讲太平军的革命思想。

 

 

太平天国正是如此勤勤恳恳的教育和组织人民,使得亿万人民怀抱着革命必胜的决心,浩浩荡荡的参加进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战争——时间经十九年,势力遍及全国内部十八省,建立了与地主阶级根本对立的农民政权。革命的火焰燃遍东大大地,从两广到山东,从上海到陕西,到处都在爆发革命——因为人民已经被组织了起来。

 

辛亥革命恰恰是站在了一小撮资产阶级的革命环境中,它的革命也只能依赖这些资产阶级内部的利益斗争,因此这场革命也只能是冷冷清清,充满着不安和混乱,与太平天国时那样全国亿万人民热烈的拥护和参加革命,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毛主席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软弱无能的路线】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东大革命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以至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而太平天国内部自然也存在着严重的路线斗争,也存在着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但在面对路线斗争时,以洪秀全为首的革命领袖,却能无比坚持正确路线,同反革命路线进行了长久的斗争。

 

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路线是要坚决的执行农民阶级专政,按照太平军的官方语言,这就是要“斩邪留正”,地主阶级以及他们的走狗就是妖,洪秀全更进一步的提出了”杀妖不算杀人“的口号,这是一种朴素的阶级斗争观念。必须杀尽妖魔——反革命分子,才能够巩固革命政权,解救人民的痛苦。

 

太平军战士早晚敬拜上帝,在长跪默祷之后,全体奋然起来,高呼”杀尽妖魔“,就是这条革命路线的具象化。

 

在一方面,太平军坚决执行反对孔子,到处焚烧孔孟书籍,将过去的圣贤书或烧或扔,或丢进粪坑里,是”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而杨秀清则威胁洪秀全停下了这场如火如荼的反孔斗争,说孔子的书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如何对待孔子这座封建礼教的神像,是太平天国内部路线矛盾的雏形,这种矛盾激烈到了最后,以至于出现了像李秀成这样胆敢当面对洪秀全说要”效古法以惠四方“的人,效古法,就是要模仿地主阶级的政策,重新走回地主阶级那一套去。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这种严重的路线分歧,究竟是要走贫下中农的道路,还是要走地主阶级的道路?但洪秀全作为农民革命领袖,他坚决的同李秀成这样走反动路线的军阀进行斗争,又拉又打;而李秀成也在他管理的浙、江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抗拒南京政府的命令,建立起了一个到处钻满地主余孽的地主阶级政权,把解放区又变成了白区,使得农民军队解放的区域,竟然又出现了地主镇压农民的惨案,这些都是血淋淋路线斗争的惨案。

 

太平天国直到灭亡前,都没能中止并战胜党内的路线斗争,致使一个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反而成为了国之栋梁。但尽管如此,太平天国也从来没有一时一刻放弃过斩邪留正、消灭地主的革命路线。反而太平军内部出现的其他路线分歧,不管是洪仁玕提出的效仿资产阶级国家,还是李秀成提出的返回地主阶级专政,都不是太平军的主要路线,不管是在领导层中、还是在人民中,都是没有影响力的。

 

斩邪留正、消灭地主,推翻清妖,恢复华夏天下,是太平天国革命从始至终坚持的总路线,从不动摇,从不向外国侵略者和清朝反动派动摇,直到它的灭亡,哪怕在它灭亡后,太平天国的革命路线,仍然鼓舞着东大革命人民前进的脚步,仍然是一个不灭的鬼魂飘荡在满清王朝的上空。

而相反,辛亥革命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提出过什么成熟的革命方针,相反是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有着难以完全割断的联系,一旦革命受到干涉和威胁以后,马上就软弱的让出了政权,他们这种软弱、妥协的一面,这就使得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充斥着各种混乱的势力,他们唯一能联合起来的理由只有推翻清王朝。可在清政府退位以后,马上就爆发了混蛋和争斗,在之后,资产阶级们尝试过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出路。他们连一个根本的辛亥革命路线都总结不出来,连一条能坚持下去、持久有效的方针都确定不下来,每隔几个月都要换一种方案,换一个领导,可谓是朝令夕改。这种辛亥革命,说的好听是尝试不同的救国方针,说白了就是资产阶级的无能和竞争,以至于辛亥革命不仅未能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相反把东大带入了长年内战的混乱局面,带入到了民国军阀混战之中,东大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东大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编辑:提笔惊鸿

来源:“湘想事成”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9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