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背后,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延续

 

文/湘歆

 

没有物质力量的干预,就不能让广大无产阶级改变熬夜的坏习惯。因为无产阶级不能扭转这种夜间的补偿感,白天的“劳动”毫无意义但是只能通过晚上的“熬夜奶头乐”来获取自己活着的感觉。

 

资产阶级学者一次次地用严谨的科学证明长期熬夜对身体有害,劝告无产阶级少熬夜。但这不过又是一种“何不食肉糜”,资产阶级一边压榨着无产阶级的价值,一边用资产阶级奶头乐麻痹着无产阶级的精神,一边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劝告”无产阶级少熬夜。

 

熬夜大概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下最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现象。不论是学生还是工人,在撑过了长时间高强度且压抑的劳作后,自己实际上早已陷入了身心俱疲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多次报复性熬夜客观上造成的损害当然是极大的,长期的熬夜与睡眠缺乏给心脑血管带来的负担是难以想象的,据保守估计,塞国每年因熬夜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五十五万人。然而纵使这恐怖的事实被大多数人所知,真正选择正常作息的人也仍是少数,这是为什么呢?一些网友这样分享自己的心境:为什么要熬夜?因为白天不属于我,只有晚上才能享受那份罕见的自由。可现实却告诉我们,这种透支自身健康换取的可悲“自由”,也不过是资产阶级给予无产者的虚幻泡影罢了。

 

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剥削社会下的异化劳动:“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这实际上也就是大多数人选择熬夜的根本原因,在平常的劳作中本身就被剥削得什么也不剩了,好不容易回到家,就不能让我多享受一点属于自己的时光吗?于是便无节制地进行报复性熬夜,短视频,刷!电子游戏,玩!电视剧和动漫,追!在职场或流水线上,工人被上司打骂,为工资业绩忧愁,而短暂的夜晚则成为了无产阶级恢复精力的场所,他无需顾忌资产阶级的凌辱和生活的压力,床和手机好像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天堂。

熬夜实际上构成了无产阶级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而可悲的是,这个过程看着是自主自由的,却完全受着资产阶级的掌控。资本奶头乐这种低廉、无营养的精神鸦片刺激着无产者的感官,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夜晚不断渗透着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无法思考——或者说不愿意去思考——自己被奴役着的现实,熬夜这个过程给予他们虚幻的自由体验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吗?同时,享受奶头乐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消费过程,资本家甚至利用无产者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为自己牟取暴利,为此它们宁愿无产者延长自己的熬夜时间,多一个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甚至彻夜不眠!最后,享受了精神鸦片而“倍感满足”的无产者,在第二天又能以“满血复活”的状态来面对生活的重压、上司的刁难,能够更好地完成资产阶级的生产指标了呢!孔老二曾经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将时间比作一刻不停的湍急水流,的确是好比喻,而现代的资产阶级简直是一等一的“节水标兵”,把无产者的所有时间都“合理地”运用在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增值当中去,就连一颗“小水滴”都不肯放过。

 

可怜的是,批判的武器不能取代武器的批判,即便科学家已经第一百零一次展示了熬夜的危害,即便笔者已经把这些被阐述过无数遍的真理再阐述了一遍,也依旧不能够改变无产者选择熬夜这种生活方式的现实。这是因为异化劳动的物质基础还在,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还受着资产阶级的主导与控制,资本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它们掌控着国家机器的权力,而无产阶级极端无权,没有改变物质现实的能力,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资产阶级也会假惺惺地主动宣扬些熬夜伤身的科学知识,这不过是因为它们自己也意识到过度的熬夜损伤了劳动力商品的质量(可他们仍旧不忍心减少哪怕一点无产阶级对精神鸦片的消费契机,这将亏损多少利润呀!)而革命的马列毛主义者则要求通过掌控劳动力再生产的环节,来真正改变熬夜这种生活方式。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湘想事成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5年2月7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关注孟加拉国局势"

【专题】"新潘晓来信"

  • 四个青年的人生困惑

    本篇汇总了给我们投稿的四个青年人所写的困惑和感悟,他们分别是工人、大专实习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但其中也许也有一些相通的东西。

    392 2024-10-24
  • 一位青年文字工作者的彷徨与感悟

    一次次的挫败使我陷入迷茫,我曾独自骑行滇藏线,想借此在自然独处中寻求答案,但失败了,自然中片刻的宁静与禅思不能解答我对社会的迷茫,于是我开始转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员思想,于是我对社会的迷茫少了很多,但于个人,我的彷徨更甚。

    249 2024-10-17

【专题】"关于免费医疗的讨论"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