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蓄水池”理论的批判
文/思行读书会
总有人跟我提温铁军老师对三农乃至对政治经济的见解多么独到,自成体系。之前我也多次批评过他们,并提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跟这些所谓的良心派三农学者划清界限。我就这么说吧,他的书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很多现实材料给我们,但他并没体系,有,那也是生拉硬扯出来的。就说他广被推崇的《八次危机》吧,看了看,豆瓣评分很高啊,但从一些评论看,盲目崇拜大咖的不少,但真懂政治经济学的实在太少了。当年我看《八次危机》的时候,也觉得温教授的历史制度分析、大财政视角以及成本转嫁理论很新颖,但看到后面就越来越不对头了,因为从前面的客观分析根本得不出后面的结论,论证缺少有效性。如果说农村承担了历次改革成本,发挥了经济危机蓄水池作用,得出来的政策建议竟然是继续稳住农村,把农民留在农村,继续让农村当做危机缓冲地?难道不该是顺应历史必然性,补偿农民的历史损失,让农民早点享受到同等国民待遇?这一套反城市化理论据说竟然还是为农民代言的?这不符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立场,倒更像是维稳立场。
点赞最高的一个短评是这么说的:“很少有人认识到中国农村改革恰恰不是渐进的,它一上来就把农村中的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分了。危机硬着陆的结果要么被叫做调整,要么被叫做改革,没有本质差别。我要做的是去意识形态化的分析,告诉你们60年代的调整和80年代的改革,其实并没有太本质的差别。历次危机所造成的代价只要能够顺畅向乡土社会转嫁,城市产业资本危机就能软着陆,现在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危险已经开始。把乡土社会毁掉,将不会再有危机软着陆的基础条件。现在生要把农民的地剥夺,把他们逼成无产阶级,用激进政策断掉回去的根,让进城打工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我们以为是历史进步,有谁想过,他原来是小资,把小资变无产,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你们从这位读者的评论就可以看出来这本书传递的观点有多反动,敢情农民是小资?放着小资不当要进城去打工?然后辛辛苦苦当一辈子农民工,连个工人身份都没有,还继续充当着你们的意淫的“缓冲池”,继续承担下一次危机成本,化解经济危机。总结起来就是,城乡二元制好,有制度弹性,可以进行成本转嫁,要继续城乡二元制。这就是所谓的真国士?
还有他非常有名的论调,“广阔农村是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缓冲带”,就说这所谓的“经济危机缓冲带理论”,不就是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积累危机不可避免,妄图通过制造一个非资本市场主导的外部环境来转嫁嘛。这本质上是什么?是在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系内制造两种经济形态,是在制造国内“经济殖民地”啊。不去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却幻想用广阔的腹地来护卫局部的资本主义关系?
某些人宣扬的“农村蓄水池”理论,听起来唬人,很多人拍手。这是啥理论?我直说了吧,本质上是内部经济殖民地理论。按照某些人物的狭隘眼光看来,我们没有西方那样的外部殖民地,那只好搞内部殖民地了。如果说,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不得已为而之的话,那在今天还妄图巩固这个结构,那就是反动的。
我看那不少所谓“乡土派”学者的文章,喜欢批判城市化,说什么城市化是强行切断农民工的退路,是唯恐天下不乱。呵呵,这些人所持的,就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腔调,属于马克思曾批判的错误思潮之一。应该要问的,不是谁在切断农民工的退路,而是农民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什么阻挡了农民工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进路?大量农民工的被迫进城,已经说明了传统农村经济的破产,说明他们不过是农业过剩人口,已经无法继续待在农村过活。他们的非正式身份不正是被“制造出来”的吗?现在以稳定为名,说要给农民工留退路,怎么退?退到一亩三分地?且不说新生代农民工根本都不会种地了,就算能种地,回去务农也养活不了一家人,那这所谓的退路,不就是一种幻想吗?这些有良心的小资产阶级学者的思想层次,最多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西斯蒙第”的水平。看到了一些真病症,但给不出真正的药方。
又有人说了,农民在农村起码还有两块地,把农民都赶到城市,接盘城市房地产,那就免不了要剥削农民,这是对农民又一次剥削!听听,多为农民代言的良心言论啊!但问题是,既然你看出来农民进城有可能会被城市资本剥削,那就应该想办法给农民赋权,帮助他们能够免于剥削啊。哦,你问钱从哪里来?呵呵,现在每年为了维持农村的落后状态和落后生产关系,所投入的“三农”支持资金都是数万亿,这没钱吗,这是钱用在了别的地方啊。那些个榆木脑袋的学者瞅准了上面的求稳心态,所以他们不会考虑进路,天天想着退路。然后,就是加强“农村治理”啦。那些响当当的“三农”专家学者,把农村居民的低权利、低福利、低保障、高依附、高束缚、高忍耐状态称为“小农韧性”,据说这还是国家韧性的优势体现。更有甚者,我们的那些专家们说城乡二元结构也不能否定,本身其实也有有利的一面,能够有效地减少经济危机风险,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敢情在这些专家们的眼里,这些都是制度优势,农民就应该当二等公民,历史上为国家建设做了牺牲,现在还要继续保持政治觉悟。
凡是把“农村是农民的最后退路”挂在嘴边的,都无非是缺少社会想象力的保守派。既然大半只脚已经踏入现代化社会了,你说你不想着未来的进路,却天天想着退路。这特么还要不要初心使命,要不要发展了?再说你真能退回去?退回去,继续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新生代农民工都不会种田了,醒醒,大人。对那些进城农民工来说,农村无非就是个牵挂之所罢了,想退回去,怎么退?那与其说是退路,不是说是命运的归宿吧,干不动了,回去自我养老,直熬到生命的尽头。
农民工进城务工挣钱,就算不能融入劳动力市场,最后竞争失败回到农村,还有个一亩三分地,不至于沦为彻底的无产流民。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这就是很多人的逻辑,并且认为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那我就想问了,初代和二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然后可以回农村养老,但他们的后代咋办?能够接着重复这个过程吗?稍微睁眼看一下世界,就会知道这不可能。你以为农村只是当做一个养老地就行?君不见大量的教育,医疗等资源集中在城市,这些东西逼迫着农民工后代继续被二次剥削,去完成父辈们没完成的任务,努力转化为市民。
据说他们又独创性地提出了什么理论,引起了一波人的围攻。我一看,这也没啥独创性啊,当年的俄国民粹派早就提出了什么“人民经济”。当下的那些三农学者们天天鼓吹什么“顶天立地”,然后呢,好像多跑几趟农村调研下,就是了解农村了,这到底有没有理论头脑啊。
编辑:悠悠我心
来源:思想先行读书会公众号
-
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平
넶196 2025-05-04 -
劳动节专辑⒁|牛肥马壮举办明天不上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网络文艺晚会
넶178 2025-05-03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87 2025-05-02 -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420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367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547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499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3986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37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337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303 2024-08-24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39 2024-08-04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三)
넶70 2025-05-09 -
-
高尔基:《母亲》第七章〖罢工〗
넶1 2025-05-09 -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老一辈的外向?因为年轻人的地位变了
넶1 2025-05-09 -
【学者专栏】戴锦华谈 《让子弹飞》:精到、准确,令人拍案叫绝
넶1 2025-05-09 -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17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3 2025-03-11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36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218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14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17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510 2024-11-14
-
“司马南事件”透视——人境院第二届写作研修班第三次讨论课纪要
넶928 2025-04-17 -
司马南的教训是一记警钟
넶946 2025-04-08 -
【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넶807 2025-04-06 -
司马南为何左右不逢源?
넶1776 2025-03-30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25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08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72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45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29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39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51 2024-07-24
-
劳动节专辑②|在资本的统治下,劳动光荣吗?
넶163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①|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节选)
넶115 2025-05-01 -
劳动节专辑③|有感于“五一国际劳动节”
넶97 2025-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