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的功过是非

 

文/冯友

 

1974年3月27日,中共早期最高领导人王明在莫斯科病死,孤寂地躺在异国他乡莫斯科郊外的新圣母公墓。终年70岁。

王明在莫斯科留学的同学,后来的妻子孟庆树,主要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在苏联学习和工作。

一、进步青年:

王明,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1904年生,5岁启蒙识字,6岁入塾就读,七、八年时间打下深厚的旧学基础。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受到进步师生的思想熏陶,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夏,在家乡金家寨联络在外地学习回乡度假的学生,成立“豫皖青年学会”。同年秋在武昌商科大学学习时受到了马列主义的影响。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11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二、主要错误:

1.青烟直上: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王明学习非常认真。每次在副校长米夫上课时王明总是举手积极发言,并且凭借着对苏联革命的了解很快和米夫拉近关系。后来米夫当上了中山大学的校长,王明则因为与米夫的关系很好,被任命为学生会主席。曾任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共支部宣传干事、书记。

1929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刊物《红旗》编辑。1930年发表《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强行将王明等人安排进中共中央政治局, 1931年6月,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米夫以国际名义指定由王明(27岁)为代理书记。

2.“肃反”扩大化:

按照共产国际指示,派特派员和中央代表到各苏区进行反右倾斗争,导致“肃反”严重扩大化,杀害和伤害了大批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中高级党政军干部。特别是错杀了一批有学识、有思想,对革命有过很大贡献的早期革命领导人,造成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损失。苏区肃反运动的教训十分深刻。

3.逃离革命:

1931年9月,王明去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出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不久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负责亚洲、拉美各国共产党事务。

他去苏联前,指定24岁的书生博古代理总书记,他通过博古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4.左倾冒险:

博古、张闻天、卢福坦(后叛变)3人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为“三人团”, 由原本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24岁的博古负总的责任,贯彻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

1931年11月,中央代表团即“三人团”在瑞金叶坪主持召开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赣南会议”。会议主要是批判毛泽东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撤销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党和军队领导权,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苏区开始占据统治地位,长达四年之久,红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丧师失地,被迫长征,全国30万红军剩下不足10万人。1935年遵义会议基本结束左倾军事统治。

5.右倾错误:

1937年11月王明回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要夺取党内最高领导权,他推行“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干扰毛泽东正确的抗战路线,抗战初期给党带来很大损失。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会议彻底宣判了曾统治党4年之久、影响党达1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死刑。当时王明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历史证明:口服心不服。《王明回忆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6.顽固到底:

1945年中共七大毛主席力主动员大家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

1954年4月,他的旧病复发,住进了北京医院,此后一直在静心养病,再没有工作过。

1956年,王明再次去苏联治病,中共八大仍被选为中央委员。后长期留居苏联客死他

三、也有功绩:

1.首倡统战:

1935年,王明、康生为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先后发出:《六三指示信》与《八一宣言》,它符合中国南方和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得到了东北各地党组织的一致赞同和拥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和东北反日统一战线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1936年,王明主导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以三大游击区为基础,相继建立了南满、吉东和北满三个省委。在此之后,抗联各军也相应地进行了改编。有利于三大区域集中优势兵力作战。

撤销满洲省委,不利于东北抗联整体协同作战,缺乏统一领导统一布署统一指挥,这是东北抗联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王明要负主要领导责任。

2.起草《婚姻法》:

新中国建立后,王明最大贡献就是起草《婚姻法》,参阅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婚姻法》,借鉴、继承、发展了中国近代革命历届政府的法律,初稿是由王明口述17个小时一气呵成,显示了王明的才气。征求各界意见,历经41稿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会议上顺利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大法,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个人,在具体操作上,某种程度上比《宪法》更实用。

毛主席随即发布中央政府主席令,《婚姻法》在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四、怎样评价王明?

1. 王明一介书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毫无农村革命实践经验,仅仅入党五年,仰仗外力一跃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长达6年之久, 随后逃离中国革命的中心,躲入莫斯科大后方,盲目听从共产国际的指令,盲目地下达指令,主观上缺乏自知之明自不量力,王明所犯的错误,共产国际和苏联要负主要责任。

2.王明左倾临时中央,剥夺毛泽东党和军队最高领导权,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王明远离国内战场,不了解国内情况,错误估计了敌强我弱的形势,他不了解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盲目乐观地估计革命形势,主张进攻中心城市,取得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在和敌人对垒时,主张硬碰硬,“先发制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3. 王明抗战初期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本质看不透,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理解不了。客观上还是受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影响。

4. 王明与毛泽东争夺最高领导权也是受共产国际影响,主观上还是自命不凡,非他莫属,最后共产国际警告他才作罢。

5. 既生瑜何生亮?王明少年得志,王明在中共党内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王明大半生郁郁不得志,大半生对毛泽东耿耿于怀,最后晚节不保,甚至完全站在苏修一边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6.王明也是个勤奋的思想家,不断地写文章和出书出诗集与毛泽东试比高。但是他的诗作、文章和思想境界与毛泽东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7.王明有著名的冒险革命理论。王明却没有陈独秀的骨气,虽然在党内身居高位多年,政绩不多,后20余年不得志,但是,没有走上张国焘叛变革命的道路。

8.王明晚年写有《王明回忆录》在苏联出版,港版大陆版均有,他百般狡辩抵赖自己的错误,美化自己,千方百计妖魔化毛主席,为苏修效劳。

王明在回忆录里有大量无中生有的内容,说明其资产阶级个人人品。

无论王明犯有左倾还是右倾错误,都是探索中国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

王明的革命信仰、政治立场、革命目标与毛泽东等人是一致的。他照搬十月革命,熟读马列著作,他的教条主义始终起主导作用,却不善于结合中国国情灵活运用。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乌有之乡

0
发布时间:2025年5月3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