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只学习现有的新理论?

文/秋海棠

 

 

 

 

最近,许多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产生了这么一个现象,认为新的一定比旧的好,觉得自己对科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部分名词概念略知一二后,就没必要再去看前人的作品了(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过时”了,只有新的,才是应该学习的,应该思考的,至于之前的那些东西,就没有必要再去学习思考与反思了。这类人,在思想上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若真是如此,那学历史时,只需要学习现代历史与成就,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了解近代以及以前的历史;学生物时,只需要学习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了解细胞之类的基础知识了。这不就是“不打地基就盖楼”“买游戏只买拓展包不买本体”什么都没有成功!为了防止这种错误思想蔓延,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使其醒悟。

我们先以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始理论作为例子。注:以下所提到的“新理论”与“原始理论”并不都是阿尔都塞与马列,只有作者明确指出名字的才是。

首先,一个新理论的出现,它不出意外(或者说一定会)都会基于另一个另一种理论,即原始理论。既然新理论是基于原始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那么,新理论只要不是完全发展了原始理论,新理论就不会(或者很少)将新发展的原始理论(即新理论)或未发展的原始理论的完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一一展示出来,毕竟,前人都已经说过一遍了,何必再多费口舌呢?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新理论(非完全发展的)所表达的概念,大多都是“极简型”,(与原始理论有相同之处,但所表达的含义并不完整)“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导致不少人可能无法完全领会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以至于对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含义产生误解,这也就很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错误,使得后面难以改正。所以,一个新理论基于原始理论,那它所表达的原本意思就不会完整的叙述出来(除了完全发展),那么我们也只有先打好原始理论的基础,才能正确理解新理论所表述的含义。

其次,一个新理论在被社会实践所确认为完全正确之前,其理论的可靠性是有待质疑的。如果说,这个新理论实际上背离了原始理论的基本原则与普遍真理,而你还只学这个新理论,不知道原始理论在说什么,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与理论一起被打成“修正主义分子”,为什么呢?因为你带着新理论的错误,嘴里一边说:“那些都已经过时了”一边说,“只有XX的新理论才是符合当今情况的。”等等鼓吹错误新理论来踩低原始理论。注意:此处的前提是新理论有错误之处且还一直信奉新理论的情况下。若真是如此,那么,伯恩施坦与考茨基都成了正确地了。当然,这不是针对哪一个理论,而是针对那些只学新理论(未完全发展的)而且还把新理论视为“圣经”的人们,这么捧新踩旧是要早晚碰壁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只学习新理论呢?就是只有新理论完全发展了原始理论的时候,便是新理论彻底代替原始理论之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完全发展是指新理论对它所基于的原始理论进行了完整的,高质量的,与时俱进的,正确的全面发展,当新理论完全发展了原始理论,那此时,只学习新理论就是十分正确的了。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依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其中,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始理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两个原始理论都被它们的新理论完全发展了,所以即使现在不学习原始理论,只学习新理论也不会有什么不妥了。在这两个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乎完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德国古典哲学,即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论思想 。从而发展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彻底的完全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大大的发展,近乎完全的发展。但是,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并没有进行完全的发展,只是近乎罢了。这也就使得后人常常为“读马克思要不要读黑格尔?”而争吵,毕竟阿尔都塞自己也承认,马克思到死也没能彻底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影响。

马克思对他所基于的原始理论们进行了近乎完全的发展,就好似一个工匠对一个破旧不堪的房屋的木板石砖全部推倒重来,只留了地基和原来的房屋设计图,当这名工匠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这座破房子用全新的砖头,全新的油漆等等给全面翻新且有增添许多许多新建筑装饰,那么此时,只学马克思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理论也不可能有真正绝对完美的,这座堪称完美的“马克思主义之屋”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这就是之前(或者说现在也是)飘在马克思主义上的两朵乌云,一朵是实践问题,另一朵是哲学问题,以及等等其他在这两朵乌云中所包含的其他小问题,后来,一位来自俄国的工匠抹去了第一朵乌云,也就是补上了“马克思主义之屋”一个大缺口,即实践问题,而那位来自俄国的工匠就是列宁,在列宁身后跟着一名徒弟,在他的基础上又对哲学与实践的缺口多添加了数块砖头,他便是斯大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之屋”上被列宁补上的缺口出现了质量上的问题,在无产阶级专政与先锋队上的问题,但是,列宁还没来得及补完第二个缺口就离开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去看看自己补上的那些砖头的质量有没有问题这一回事,而他的徒弟斯大林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第二个缺口,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检阅修补列宁所补的砖头随之去世。砖头质量问题一直到来自中国的工匠才有了解决办法,那位工匠不仅在这座房子的其他不足指出进行了修补,还对列宁的砖头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及进行实践,但由于实践与理论创举是史无前例的,所以最终并未成功,但所取得成效足以让后来者学习与超越了,同时,那位来自中国的工匠又对哲学缺口进行了多处修补,为“马克思主义之屋”的发展做了重大贡献,而所谓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但在这座房子中,哲学缺口对在历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进行了多次修补补全之后,其缺口虽愈发减小,但始终缺少一块重要的砖头来填一个重要的缺口,即马克思主义唯心与唯物的割裂之处。因此,阿尔都塞站了出来,将这个缺口给补全了,并对其他不足之处进行了略微调整,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进一步发展。但是,这能说明阿尔都塞涉及全部了吗?不能;这能说明阿尔都塞所做的调整就一定正确吗?不能;这能说明阿尔都塞就可以替代前人所有了吗?不能。所以,阿尔都塞的新理论不过是对马列主义原始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发展(挺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全面的,也不一定是真正完全正确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学习那些看起来过时,实际上在如今仍然相当有效的原始理论,而不能只对那一部分的片面的新理论的新观点抓着不放,这其实是十分愚蠢的。

再者,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而阿尔都塞的新理论与马列主义原始理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矛盾是具有对立性的,阿尔都塞的新理论必然与马列主义原始理论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阿尔都塞也好,还是铁托霍查也好,他们的新理论必然与他们所基于的原始理论存在冲突,是普遍存在的,而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对理论的实践进行不同的转化,但又不违背原始理论的最基本原则,又体现了其统一性。阿尔都塞的新理论与马列主义原始理论存在冲突是必然的,但这不能作为“阿尔都塞一定对,前人都过时不对了”也不能作为“经典不容修改,阿尔都塞狗屁不通”的借口,因为黑格尔或马克思早就指出矛盾冲突的存在必然性,事物的发展就是因为自身的矛盾,毕竟马与列还存在矛盾呢,但阿与马列的矛盾和马与列的矛盾是不一样的,这是特殊性。但又如何,马列主义不还是照样叫马列主义吗,列宁主义难道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吗,毛主义难道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吗,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难道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吗?都属于马克思主义范围一列。所以阿尔都塞的新理论与马列原始理论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要辩证的看,既要看到阿尔都塞的理论不足,也要看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与贡献;既要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足,也要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基本原则在当今的有效性。

有人可能会问:“那这是不是说明,新理论在完全发展原始理论之前,新旧都应该学习呢?”当然如此,如果原始理论在当今仍然有效,新理论并未完全发展原始理论的话,那么,新与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如果只偏重一方,抛弃另一方,就会出问题,就会犯错误,这种错误不是教条主义就是修正主义!若这类人士能有悔改之心,我们应当对其进行理论开导,帮助他们走出思想困境。但若是死不悔改者,那就不可避免要成为反革命分子,阻碍革命发展,是我们必须严厉打击的对象。

列宁曾在《哲学笔记》中这么写道:“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他的第一章。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列宁在这里是主张以黑格尔来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因为马克思毕生都是受黑格尔的影响的,但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马克思不是。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超越,所以用黑了解马反倒会被套上意识形态的枷锁。列宁在这里不是说先读黑格尔后读马克思,阿尔都塞是有夸大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的意识的,列宁是主张在读完马克思后,再结合一下黑格尔的逻辑学方面再学一遍马克思,便能理解马克思所写的全部,也就是彻底理解马克思的言语逻辑。实际上,科学与意识形态,二者的关系并不是断裂和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都包含一定正确内容,并非仅仅是虚假意识,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更是科学性和政治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所以,要想真正意义上的读懂马克思,不去读一下黑格尔是不行的,更不用说只学西马阿尔都塞不学一丝马列主义原始理论的人了,那样是不会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学不会真正的马列,甚至连阿尔都塞都不一定真正读懂理解。

以上便是我所对“只学新理论”行为的批判。

只学新理论,丝毫不读原始理论的这种形式,不但不能学会马克思主义,而且还极易使马克思主义被歪曲。要想明白理解马克思主义真谛,就必须抛弃这种形式,这种思想。从“先打地基开始”一步一步学习理解,先学习新理论也可以的,但要回头读读原始理论,反思自己,把理论付诸于社会实践。当我们做到上述要求时,我们的学习作风,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就可以大幅的向前进了。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编辑:雁回锦书

来源:“旗秧”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5年5月8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司马南事件"透视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