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斯大林文学奖与中国作家

 

斯大林文学奖实际上只是“斯大林奖金”的一个方面。1939年12月20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斯大林奖金”,奖给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有杰出成就者。而前苏联在这些领域比起西方世界是毫不逊色的。

 

“斯大林奖金”每年颁发一次,期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944、1945年未颁发,而1946年,可能为了弥补二战造成的缺憾,竟然颁发了两次。也就是说,从1941年到1952年,共颁发了11次。奖金分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万卢布、5万卢布、2万卢布,另外还颁发证书和奖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百废待兴,文学事业也需要重整河山。反映建国后国家与社会现实的作品寥寥无几,社会主义文学处于起步阶段。但为了参与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学盛事,1951年,我国推荐了一部分解放前出版优秀作品参与“斯大林文学奖”评选。最终,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 《暴风骤雨》、贺敬之和丁毅的歌剧《白毛女》获得那一年的斯大林文学奖,这也是我国仅有的三部获过该奖的作品。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都是1948年出版的,并且都是以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为背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尖锐的阶级斗争。而歌剧《白毛女》是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作品,这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内容早已家喻户晓,成为我国歌剧中的经典。

 

这四位获奖作家都是当之无愧的“红色作家”。丁玲和周立波都参加过左翼作家联盟,中共党员,丁玲年长周立波4岁,党龄也比他早3年,一个1932年入党,一个1935年。丁玲是第一个到达延安的文人,深受毛泽东赞许,毛主席曾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其中有云"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丁玲早年在上海就已崭露头角,延安时期更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成为苏区文学的领军人物。解放后,由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获奖,丁玲蜚声文坛,但随后受到过错误的批判,1984年得以平反昭雪。

 

周立波早年参加过学潮、工潮,1932年还遭到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抗战时期作为战地记者曾在前线和八路军驻武汉、长沙办事处等地从事战地文学创作。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其后长期在我党一些重要报社工作。他的著名三部曲是《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周立波有农村情结,被誉为“南方的赵树理”,他是一位跨时代作家,在中国文坛有重要影响。

 

贺敬之是著名诗人、剧作家,16岁入鲁艺,17岁入党,扛过枪、也种过地。提起“贺敬之”这个名字,人们就会把他与歌曲《翻身道情》、《南泥湾》,歌剧《白毛女》,诗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名作紧密相联。他的夫人柯岩也是著名作家、诗人,提到她,人们就会想起《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抒情诗。无论是做《诗刊》主编,还是当文化部长,贺老都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始终保持着山东人的质朴与热情。

 

丁毅与贺敬之既是山东老乡,也是鲁艺的同学,他长期在军队文艺团体工作,是正军职干部。除了歌剧《白毛女》,《青春之歌》也很有名气。歌曲《人民解放军联唱》、《老耿赶队》、《一个解放军战士》、《我爱我的祖国》,电影文学剧本《延水长流》、《夺印》、《傲蕾·一兰》、《董存瑞》、《抱住枪杆不撒手》、《打击侵略者》等,40岁以上的人应该是耳熟能详。

 

编辑:麦瑞

文章来源:煮字郎公众号

 

0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和左圈人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