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曾普遍实现八小时工作制

 

 

文/红贝

 

 

据说,未明子有一个好主意,说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工厂。他说,建立这样一个工厂,不仅要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而且要试验一下,这样的工厂能不能生存下去,如果不能生存下去,就说明,社会上是资本主义体制。

其实,这根本不用试验。这样的工厂肯定不能成功地生存。19世纪末法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家蒲鲁东,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让工人集体贷款,把资本家的工厂买下来,由工人自己经营。他认为,这样,工人就不用受资本家的剥削了。

蒲鲁东这种设想,为什么行不通呢?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肯定不允许这样做。另一方面,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饱受资本家残酷压迫,变成了跟机器一样的、片面的人。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群众,也不可能有能力去管理工厂。

大家看过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吧?这个电影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人是怎样为了生存,而拼命工作、昏天黑地的工作,使工人陷入了麻木和发疯的状态。

电影中,工人查理成天挣扎在流水线上,他的任务就是拧紧六角螺帽。结果,由于他的神经整天专注于六角螺帽,最后在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东西,就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六角螺帽。于是,在查理的生活中,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他就会情不自禁地用扳手去拧。这样一来,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带有六角形纽扣的妇女,结果就遭了殃。

即使如此,工厂老板也不会让工人停手,老板甚至认为工人吃饭的时间都过长,于是美其名曰“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引进了全新的“吃饭机”。这种“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饭,工人在流水线上不必停止工作,而是一边工作,一边让“吃饭机”喂着吃饭。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工作,而查理则很不幸地成了“吃饭机”的试用者,一边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工作,一边被“吃饭机”像填鸭一样,喂饭吃。

大家想想,工人群众被压榨到这种地步,变成这样一种片面的“机器人”,如果你给他一家工厂,工人群众在尚未觉悟、尚未组织起来的情况下,有能力去管理工厂吗?

上一次视频中,我们讲到,十月革命后,列宁为了解救燃眉之急,提出了“企业租让制”,主张要向资产阶级学习管理经验,原因就在这里。

与此同时,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积极倡导“星期六义务劳动”。为什么要倡导“星期六义务劳动”呢?

列宁1919年在《伟大的创举》这篇文章里指出,“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意义,在于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激发群众,它能够帮助群众战胜自身的散漫、利己主义等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留给工农的不良习惯。

列宁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比推翻资产阶级更深刻、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开端。

经过“星期六义务劳动”,就能够在工人群众和劳动人民当中,培养和激发出巨大的革命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为什么工人群众在这个时候能够激发出巨大的劳动积极性呢?为什么在给资本家干活儿的时候,却不能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呢?

马克思说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被异化,劳动者不拥有生产资料、不能随意参加劳动,只能在资本家允许时,工人才能劳动。所以,劳动者和劳动之间,是对立的。工人劳动完全是为了维持生存,为了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工人给资本家干活儿,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为了赚钱,工人和老板之间的关系,是买卖关系。因此,假如不是为了生存问题、不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人们就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劳动。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劳动将逐渐变成人们的第一需要,成为人的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到这个时候,人不再是物质利益的奴隶。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实现了人的解放。而当工人群众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以后,工人们就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干活儿,当然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忘我的积极性。

可是,有些糊涂人,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幼稚的问题。他们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不是一直在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吗?如果资本家拒绝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不就是对工人进行了超强度剥削吗?那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工人们自觉地忘我劳动,不计较八小时内外,在周末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那是不是也算超强度剥削呢?

未明子在一次视频里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十月革命后,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边那样,工人们都在集体劳动,修铁路。这个时候,你去要求“八小时工作制”?那个政委恐怕一枪就把你给毙了!

我们想一想,工人阶级在当家做主以后迸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们勇敢地跟资本家斗争、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这两者相互矛盾吗?

我说,一点都不矛盾!

刚才说了,工人群众当然不是天生的圣人,资本主义也会给工人群众留下很多不良习惯。所以,推翻资本主义以后,必须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团结、激发、教育工人群众,才能使他们懂得怎样当家作主,才能使他们迸发出巨大的积极性。

再说了,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并没有因为工人群众具有巨大的积极性,就让工人一天到晚累死累活,并没有让工人无休止地进行劳动。

未明子曾经在视频里说,“八小时工作制”都是革命政党在夺取政权时,为了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产阶级,而提出的一种宣传策略。真正到革命政党上台以后,他们都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历史的事实是这样的吗?

历史事实是,1917年11月11日,苏俄政府就颁布了《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法令》。1918年,苏俄政府又规定了带薪休假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到了1922年,苏联全国普遍实施了“八小时工作制”。

在我们中国,解放前,在国民党统治下,是不可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根据地,才可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934年1月,毛主席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实施,两年来在苏区的一切城市是普遍实现了。农村中的劳动者,每日的实在工作时间也少有超过八小时的。”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三十二条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

1956年12月,新中国商业部在《国营商业企业工作时间暂行办法(草案)》中规定,职工每个标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为八小时。

所以,我们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即使工人们发挥主人翁精神,不分八小时内外地忘我工作,全体工人群众总体上还是保持八小时工作的。不分八小时地超时间工作,只是在搞会战、搞技术革新的关键时刻,并不是常年累月地超时间工作。而且那个时候,不光工人们不分八小时内外地忘我工作,领导干部也是一样。而且,当时的人们不分八小时内外地忘我工作,纯属出于自觉自愿,而不是出于被迫。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加班赚钱,即使是自愿加班,也是迫于无奈,对吧?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把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同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发扬主人翁精神、迸发出巨大的劳动积极性,这两者混为一谈呢?

恐怕,这些人的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无政府主义的。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也是工人阶级集体的斗争,个人是不可能争得八小时工作制的。

斯大林有一篇著作,叫做《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这篇著作中,斯大林指出:无政府主义以解放个人为基础,认为解放个人是解放群众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以解放群众为基础,认为解放群众是解放个人的条件。

无政府主义,就是现在网络上讲的“安那其主义”。在马克思时代,最典型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蒲鲁东主义。蒲鲁东是19世纪法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家,他反对垄断资本主义,他认为只要保持小私有,保证小私有不被挤垮、不被吞并,就可以保持人人平等,就可以实现人的解放。

在列宁、斯大林时代,俄国的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是克鲁泡特金。克鲁泡特金的思想,在我国“五四运动”时期,曾经对中国的进步青年,也产生过影响。后来,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一场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在理论上打败了无政府主义,把当时的很多进步青年争取到马克思主义一边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一二百年以来,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打着反对资本主义的旗号。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里,社会主义运动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很多人还不知道,无政府主义、蒲鲁东主义是以自私的、个人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而马克思主义是以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

所以,说什么,革命党执政以后,都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说什么,十月革命后,工人群众集体进行义务劳动时,你如果提出“八小时工作制”,就会被政委给枪毙——能说出这种看法的人,完全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因为假如一个人在义务劳动时提出“八小时工作制”,那就说明这个人根本没有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政治觉悟,说明这个人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世界观。

散布这种糊涂思想认识的人,根本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者,更不用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大师”了!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人境网 

0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0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和左圈人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