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革命者》:让信仰重新飘扬在中国大地
文/草莓文化
李大钊先生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革命者》就是这样一部向我们伟大的革命者李大钊先生献礼的作品。影片向观众呈现了李大钊先生悲壮的一生,展现了李大钊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展现了李大钊先生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革命者》是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电影,表达了导演以及我们当代中国人对这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向当代青年传递了我们如今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血换来的观念,要学习革命先烈坚持信仰、不畏艰险的精神,让信仰重新飘扬在中国大地。
1、一种独特的叙事
《革命者》在电影一开头就用浓郁低沉的黑白基调向观众展示了李大钊先生的悲剧结局,奠定了影片整体的悲壮基调,电影摒弃了一般历史片惯用的线性叙事方式,采用了双线叙事、倒叙、插叙等多种形式混合的独特叙事方式,影片中的主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以李大钊先生行刑前 38 个小时为主线,至于为何是 38 小时,我想是与李大钊先生去世时的年龄 38 岁作一个相互照应。这条线主要讲述了李大钊先生从被张作霖逮捕到英勇就义的过程。另一条线则主要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展现了李大钊先生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在中国大地上从事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用诗意的电影语言展现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
《革命者》中对李大钊先生形象的塑造,除了正面切入以外,还运用了一种旁观者视角,也就是以他者的角度来看待李大钊,比如李大钊先生为报童阿晨伸张正义这一整个过程我们就是通过张学良的眼睛来看到的,还有蒋介石与李大钊之间发生的事情也是通过蒋介石的回忆来讲述,同时电影的剪辑方式也多种多样,形成了一种跳跃、灵动的电影语言风格,构筑一种独特的美学风范。
2、一曲信仰的赞歌
《革命者》在我看来不仅仅只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更像是一曲信仰的赞歌。在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中国环境下,无数有志之士都在为国家寻求出路,李大钊先生就是无数有志之士之中的先驱者,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奋斗了终生,将自己的信仰贯穿了终生。
《革命者》中塑造了一个信仰无比坚定的李大钊,从影片中,我们看到李大钊先生自从 1916 年从日本回到中国后,就积极向社会各界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火种,在北大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广大劳工争取平等权益,领导煤矿工人罢工,向工人阶级传播布尔什维主义,为报童伸张正义,带领学生抗议,创办进步期刊,与陈独秀相约建党,促成国共合作等,一直到1927 被捕入狱,他一直都坚持着自己的初心“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我想正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与担忧,所以才能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坚定着自己的革命信仰,并将其践行一生。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李大钊先生被捕入狱后,李庆山对其进行了营救,但他却对此表示了拒绝,他说:“从古至今,没有一场革命不是用血换来的,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能够让活着的同志们更加奋勇的前进,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李大钊先生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抱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做到的,为了唤醒人民群众,甘愿为之献身,慷慨就义。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仰,才唤醒了在旧中国受到剥削的劳苦大众奋起反抗,才给旧中国带来了希望。
《革命者》就是这样一曲信仰的赞歌,它通过影像的方式向我们非常鲜明地刻画了这样一个愿意为国之希望、民之希望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斗士形象,我想李大钊先生唤醒的不仅仅是旧时代的民众,也唤醒了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激励当代青年树立坚定信仰的决心,让信仰之旗重新飘扬在中国大地。
3、一场思想的启蒙
《革命者》不仅仅是一曲信仰的赞歌,更是一场思想的启蒙。李大钊先生是一个影响了无数人的启蒙者,一个优秀的思想启蒙者。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李大钊先生积极地将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传播给当时的广大民众,包括矿工、报童、军阀、学生、孩童、文化名人等,他的思想传播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李大钊鼓励劳工为自己不平等待遇奋起反抗,于是有了后来的开滦煤矿大罢工;李大钊对年少的庆子进行积极引导,于是有了后来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庆天;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于是有了后来的共产党;李大钊多次与孙中山先生会谈,于是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正是受到李大钊先生的影响,我们后来有了中国革命优秀的领导者毛泽东,我们亲爱的毛主席。
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世界中猛然出现的一道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唤醒了处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民众。李大钊的革命史就是一部思想启蒙史,在影片末尾,我们看到李大钊先生在英勇就义前,向周围的民众发出了“你们要相信”的呼喊,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做出了“我们相信”的应答,代表着旧中国将迎来新的希望,代表着李大钊先生革命的火种已经播种到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心中,已经对旧中国完成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启蒙。
《革命者》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颠覆了以往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较为新颖的观影体验,让整部电影洋溢着浪漫的、悲怆的革命史诗氛围。《革命者》用诗意的电影语言书写了一曲信仰的赞歌,展现了像李大钊一样的无数革命先烈坚定的信仰,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党人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同时《革命者》也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启蒙,李大钊先生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引进中国,给旧时代的中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唤醒了广大受苦受难的中国民众,让他们奋起反抗,建立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信仰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应该让这种崇高的革命信仰重新飘扬在中国大地。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草莓文化2022公众号
-
人境院举办2025读书写作夏令营启事
넶336 2025-05-15 -
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平
넶249 2025-05-04 -
劳动节专辑⒁|牛肥马壮举办明天不上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网络文艺晚会
넶217 2025-05-03 -
预告|人境讲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共产党宣言》导读之一
넶107 2025-05-02
-
戈邓对话透视
넶14548 2024-08-07 -
邓小平80年代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넶11442 2024-09-13 -
【钩沉】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他们不明白,如果不在上层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进行斗私批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党内一小部分领导人会蜕化变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넶8612 2024-06-21 -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넶4546 2024-08-27 -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넶4013 2025-01-07 -
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넶3664 2024-08-21 -
评《望子成龙》:梦想在前,悬崖在后:谁为工人们“重头再来”埋单?
넶3391 2024-11-15 -
红贝访谈|纪念魏巍:反对修正主义民族主义
넶3386 2024-08-24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63 2024-08-04
-
昔日艳阳天,何日再艳阳|征文选登(18)
넶143 2025-05-19 -
从微博到知乎——浅析刘继明《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넶245 2025-05-19 -
-
-
-
评《革命者》:让信仰重新飘扬在中国大地
넶81 2025-05-19
-
-
劳动节专辑⒁|牛肥马壮举办明天不上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网络文艺晚会
넶217 2025-05-03 -
劳动节专辑⑩|当劳动节的红旗沦为特权阶层的遮羞布:从“肖董事件”看阶级固化之殇
넶188 2025-05-02 -
-
-
对《抨击南街村,既不道德,也缺乏理性》一文的回应
넶354 2024-11-16 -
南街村是“共产主义社区”吗?(下)
넶250 2024-11-16 -
南街村实地考察探析
本次参与讨论争鸣的包括左轮、雷骏和该文作者在内,都是向往真社的群众。因此本号希望对南街村的讨论不要简单贴标签对立为所谓的“抨击”或悍卫,而是应回归到对客观现实和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思考上来。
넶235 2024-11-12
-
-
【理论与争鸣回顾】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日前,在某微信群发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主要围绕近期在泛左翼阵容引起关注的“民左”之争展开,双方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但除个别涉嫌人身攻击外,总体是理性的,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现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넶434 2024-11-14 -
-
【理论与争鸣回顾】刘继明:“民左之争”与左翼的困境——答滠水农夫和赤浪青年
文|刘继明
【刘继明按:因忙于长篇写作,近期很少上网。狂飚网的同志来微信说,“关于民左的争论已...넶530 2024-11-14
-
-
-
人境讲坛(17)|”人性自私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넶132 2025-03-31 -
人境讲坛(16)|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넶79 2025-03-11
-
【新潘晓来信】血脉并不会像火一样灼灼燃烧,只有信仰可以燃烧
넶138 2025-01-17 -
【新潘晓来信】一位教培从业青年:无奈的人生啊,怎么越走越窄
넶119 2025-01-15 -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넶188 2025-01-10 -
“新潘晓来信”征稿(第二期)
넶152 2024-12-23
-
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与李陀先生商榷
넶241 2024-08-06 -
李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彻底回归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넶2463 2024-08-04 -
-
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小楼里的李陀
李陀先生应该感同身受。大概“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在李陀那里也发挥着“二重性的直观”的作用,这些概念游戏可以帮助李陀继续躲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小楼里,让他感到安全、自在、和谐。
넶1063 2024-07-24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七)
넶204 2025-05-13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六)
넶196 2025-05-12 -
无产阶级革命和所谓“左圈”人士(五)
넶147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