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某教授是如何深入研究《资本论》的

 

文/绿野

  

近日读到一位朋友发来的供了解理论动态的文章,是陈征教授的“我与《资本论》”一文。看过之后,有些话不得不说,请大家辨析。

陈征教授自称对《资本论》有独到的深入的研究,在文章中通过自述获得多少多少表彰和奖励来极力炫耀他是如何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陈教授是改开后的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我们当然相信陈教授是研究《资本论》的,而且研究的很高明,是专家。很可惜方向不对,他是向着西方来研究《资本论》,是站在资本主义角度,站在市场经济角度研究《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陈教授在“1958年前后,忽然来了一阵狂风……”和“不久,‘文化大革命’发生了……”这两段中叙述自己是在不让学马列的环境下学习马列,学习《资本论》的。陈教授的意思是,从1958年到他称为“灾难”的毛泽东时代最后十年,是不让读马列的。陈教授是背着当时的社会,独自研究《资本论》的。

陈教授在文章中自述今年已九十七岁了,不知道陈教授是怎么过来的呢?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也就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党学习马列主义的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当时中央就推荐了15本马列著作,要求全党学习。解放后,党中央又积极进行马列著作编译工作,出版了马恩全集、选集,出版了列宁全集、选集。在1957年,也就是陈教授说的不让学习马列的前一年,编辑了厚厚的三册《社会主义教育文件汇编》,主要选择了马列文章。六十年代,我党与苏修论战,连续发表了“九评”,每篇都是用马列主义反击苏修的,篇篇都是马列主义重要文献。在被陈教授认为是“灾难”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党中央又推出了30本马列著作,号召全党全国学习。

毛主席特别重视马列主义的学习,一再号召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主席感叹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说要有一二百个真懂马列的就好了,希望我党的干部多读马列的书,并且认真领会马列精神实质。毛主席发出号召:“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毛主席强调了“三要三不要”原则,第一条就是“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

请问陈教授,什么时候我党不让学马列了?不让学《资本论》了?

我本人恰恰就是在陈教授认为的“灾难”时期,有更多机会学马列的,包括《资本论》,当时的环境给了我充分的学习机会,只可惜我没学好,这是惭愧的地方。

但是陈教授说那时的环境不允许学《资本论》,这就不是实事求是了,完全是胡扯。不过是在吹嘘自己,污蔑时代而已。

这还不是主要问题,陈教授愿意吹就吹吧,这是人家的自由。

但陈教授深入研究《资本论》之后,竟然得出了《资本论》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明”之论。

明明马克思是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也就是批判市场经济的,却被陈教授说成《资本论》是指导市场经济的。

稍微阅读一下《资本论》就可以知道,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是在商品经济形态下进行的。劳动力的买卖,生产资料的买卖,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的循环,资本的积累,不都是在商品经济形态下进行的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经济危机”,不也是在商品经济形态下出现的吗?不就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老百姓无钱购买),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吗?

一部《资本论》,不就是从分析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开始的吗?

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市场经济概念,但显然马克思所指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可以说,《资本论》就是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可是,非常诡异的是,到了陈征教授一类挂着马克思主义牌子的“《资本论》专家”的口中,《资本论》居然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真是把煤球说成白的了。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陈教授引以为豪的城市地租论。

陈教授说,这是他对社会的突出贡献,因此获得了经济学大奖。然而,这个高论不过是把《资本论》市场化的例子。

城市地租,不过是农村地租的城市化。为什么要把农业地租理论移植到城市,目的就是为房地产市场化找理论根据,说的更具体一点,为房地产的价格找依据。正如陈教授自己在文章中坦白的“为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地租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有级差地租1和级差地租2。

绝对地租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垄断土地,所以产生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1是土地自然条件不同,如土壤肥力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如靠近城市)而产生的。

级差地租2是因为土地所有者后来对土地改良,如施肥,灌溉,平整等而产生的。

地租就是土地的价格。

虽然没有看到陈教授在他的《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研究》这本书中是如何具体论述的,但是,从思路上可以看到陈教授是要讲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合理性和不同价格的确定。

要讲具体道理,陈教授肯定讲的洋洋洒洒,头头是道,振振有词,似乎无可辩驳,要不然也不会获大奖,我等肤浅之人望尘莫及。

但是,陈教授千对万对,只有一点是错了,立场错了。错就错在他的理论用错了社会制度,用错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制度的。地租是农业劳动者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一样,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重要的生产资料)获得剩余价值的分配。注意,这是资本主义社会。

而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毛泽东时代,1956年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全民)所有,土地使用和经营权归集体所有(集体所有制)。

土地的公有和集体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伟大变革。它制止了土地买卖,从而也就阻断了土地兼并和土地垄断之路,避免了两极分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打破了历代封建王朝由最初的土地分配,到土地兼并,最后形成土地垄断,逼的农民起义,封建王朝由兴到亡的历史怪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土地私有,没有地主(资本化的土地所有者),当然也就没有地租之说。农民不再是靠土地分配,也就是地租发财,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按劳分配生活。

只有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才大谈地租。或者名义上公有(写在宪法上),实际却归官僚私有(地方政府私有)或私人私有,当然也就堂而皇之地谈地租了。

城市地租理论是房地产市场化的理论基础,而房地产市场化,就是土地和房屋资本化。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官商勾结,垄断土地资源,控制价格,扼住民生命脉(吃穿住是最基本的民生),挥动资本大刀割韭菜,而且割三代人韭菜。使多少人沦为房奴,在沉重的水泥堆里呻吟,为房贷而不得不屈从于“996工作”,忍气吞声,担心失业,害怕生病,一旦有变故,还不起月供,流离失所,因此不得不在资本的淫威下苦苦挣扎。更有多少人买不起房,结不了婚,连基本人生都缺失。

那些为房地产市场化造舆论的文人,不过是房地产大亨酒宴上的宾客,是鲁迅所说的“帮闲文人”,无良学者。这些文人,坐在温暖舒适的大厅里,冷冷的漠视千百万房奴的呻吟,拿着资本赏金,炫耀着自己的荣耀。

打着马克思的旗号,以《资本论》的名义为资本服务,还被称为有特殊贡献,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特色。    

 

 

附:
陈征丨我与《资本论》  
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2022.php?classid=140&id=187552

 

编辑:红日欲出

来源:人境网

0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5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和左圈人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