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朋友英男的故事(小说)|人境院写研班学员期中作业选登(14)

 

 

文/赵哲飞

 

1968年我出生在东北一个叫英城的地方,之所以叫英城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在这座城市解放中林彪率领的民主联军(四野的前身)和郑洞国率领的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征缅远征军进行了四次攻防战,并最终获得了胜利。“拿下了英城就等于拿下了东北,拿下了东北就等于解放了全中国”这是我小时候英男经常和我说的话。

六岁哪年,我得了急性肝炎,不能去幼儿园了,只能在母亲工作单位的院子里一个人玩。母亲在师范学院的图书馆上班,那是一座俄式建筑,上下两层,一进去,楼道的墙上贴满了大字报,门厅的位置挂上三排铁丝,铁丝下面也穿着大字报,我常看见有人把自己刚写完的大字报像挂衣服一样挂上去,然后就离开了。人们都像是完成任务一样的往上挂自己写的东西,但是没人读它,所以这里总是空荡荡的,于是这里成了我玩耍的地方,我跳着,奔跑着……要是有漫画我就看:有一张画得最好,一个大胖子居高临下,用手指着一个人说:“任小潘入党”,一个小个子仰着头谄媚地说:“嘿嘿我来介绍”。

“他是在说潘姨吗?”我问妈妈?

“别乱说,大人的事少打听!”母亲立即阻止了我继续询问。

有一天,院子里又来了个男孩,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脚上登着双黑布鞋,像电影里的大官一样叉着腰,他上下看着我,问我:

“你怎么不上幼儿园?”

“你怎么不上?”我反问道。

他走进我把嘴凑近我的耳边:

“因为我是领导。”

哈哈哈哈,我俩同时笑了起来,就这样我俩成了朋友,他就是英男。

两个男孩的天地当然不会满足于一个院子,很快我俩把半个城都转遍了。原来英城这么大啊!英城烈士纪念塔、工人文化俱乐部、英城人民影院是这座城市里最高大的建筑。有一天英男急冲冲地跑向我,对我说:“快跟我走,去看阅兵!”我俩一口气跑了好几条街,看见前面挤满了人,我俩挤进去还想继续往前,一个大人说:

“别跑了,小孩,前面不让走了,就在这里等着就行,一会儿坦克就过来了。”

几分钟后,几十辆坦克轰隆隆地开了过来,沉重的履带把水泥地压出一条条的沟,坦克手带着皮帽子,腰里别着带着皮套子的手枪,

“他们真帅啊!”我说。

“快看,快看,后面是骑兵……”英男说。

跟在坦克后面的是骑兵部队,绿色的军装,棕色的腰带,斜跨的长枪,胯下的马又高又壮。

“这是什么马,怎么这么高啊?”我问。

“这些是东洋马,是缴获了小日本马场,这种马全中国只有我们英城有。”一个大人对我们说。

骑兵的后面是十几辆汽车,站在汽车上是穿着蓝色衣服的人,每辆车的前面都架着一挺机枪,车上的人也都背着长枪。

“这些是什么兵?”“这些是民兵,我的工友就在车上!”那个大人说

“你想当什么兵?”英男问我。

“我想当民兵,民兵有机枪”我说。

“我想当骑兵,骑在马上多威风!”英男说

一天,英男神秘地对我说:“你抽过烟吗?”“没有”“想吗?”我点了一下头。于是我们就奔跑起来,一口气跑到街角的一家小铺。

“来盒翠鸟”英男老练地从兜里掏出9个硬币,妈呀!他有9分钱,可是我从来没有过一枚属于我的钱,我心里想。

买了烟,英男把我领到一个地道的入口,

这里是我的指挥所,我们下去看看”,英男像个指挥员一样的说

这里好黑!”我说,

再走一段有电灯的开关。”

果然,当英男按了开关后,整个的地道都亮了。

这有多长?”我问

有好几里地,这里可以一直通到城外,”英男说:“来同志吸一根”,

我们点上了烟。

我来教你吐烟圈吧,你把嘴张圆,然后吸一口气,再一下下地吐出来,你看过蛤蟆吧?就像它那样”

很快,我也学会了吐烟圈,我们俩的烟圈对着上升,它们很快合为一体,我们会心地笑了起来。

我再教你一招,你把火柴棍立在火柴皮上,然后用另一只手去弹火柴棍,就像我这样。”英男弯了食指,把火柴棍向上一弹,那个小棍就如同烟花一样,在黑暗中闪过十多米。

你也来练练。”我学着他的样子,弹起了一根火柴,火柴带着火药的香气,嗤的一声飞了出去。

来再抽一根,”英男说着递给了我一根烟:“你喜欢抽烟吗?”

只是感觉有些呛,还有点晕。”我说。“你哪?你喜欢抽吗?“”

我喜欢,主要是喜欢交朋友,你抽了我的烟,现在我们是朋友了。”

可是我们不是一直是朋友吗?”

不一样的,把我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那个人才是我的朋友。”

“可是我什么也没有……”我说。

“你有的,我妈妈不常让我出来玩的,可是,如果我说和你一起玩,她就会同意。”英男说。

“这样啊!”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离的好近。

可能是在地道里着了凉,第二天我就病了。爸爸妈妈走后,我一个人百无聊赖,突然想到英男教我的弹火柴,于是我就一根根地弹了起来。一个个火柴像箭一样飞向房间的各个角落,一根燃烧的火柴掉到了桌子下面的筐里,筐里放着妈妈买的用纸包着的粉条,我就看见那个纸慢慢地燃烧了起来,我想用脚把火踩灭,可是我的脚是光着的,心想这要是踩上脚不烧坏了?于是急忙下地去找灭火的东西。就这么几秒钟,火就烧起来了,我完全没了主意。我急急忙忙地想去楼道里喊人,但是一个人都没有,我又上了二楼,终于找到一个大人,我说:“我家房子着了!”他急忙和我下去看,当我再次看到我家的时候,已经是满屋子的火了。那个人就去院子里喊人,一会儿跑来了几百人,再一会儿消防车也来了,我隐藏在人群中……

“这是谁点的火啊!”我身旁的一个大人说。

“是我”我小声说。

“你这祸闯得够大的,来了四辆消防车,这是消防车出车的最高规格。”那个人说

妈妈很快找到我:“人家消防队要问起火的原因,你说你怎么点的火?”

“我不知道!它就自己着了……”我小声说。

“我不打你,你说实话!我们家都烧没了!”因为生气,妈妈的声音变得有急又细。

“是我划火柴点着的。”我带着哭腔说。

“怎么划的?”

“就是这样弹起来的。”我向妈妈比划着说道

“你在哪里学的?谁教你的?”妈妈问。

“是英男!”说到英男的名字,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因为救助得及时,这次火灾除了我们家,别的家并未波及,但是学校觉得楼里有我太不安全,决定把我家搬走,同时学校援助了我家200元钱和100斤粮票作为安家费,这样我家就搬到了几里地外的平房,妈妈也不带我去学校了,从那以后我也见不到英男了。

再一次见到英男,是我上初中的第一天,我俩竟然分到了一个班级。英男变化很大,从一个小领导的样子变成了一个小混混的样,他还是穿着绿军装,但是敞着怀,下面是裤线笔直的白裤子,还是穿着黑布鞋。

“上次你把你家点着,你妈打你没?”英男问我。

“没。”

“真他妈不公平,你闯的祸啥事没有,我可被我妈揍够呛!”英男愤愤地说。

“你现在怎么样?会打架吗?”英男问。

“不会。”

“学习好吗?”英男眨了一下眼继续问。

“不咋好。”

“不会打架,学习又不好,你可不好混啊!”英男拍了拍我的肩膀。

从这以后,我偶尔会和英男一起回家,之所以是偶尔,是因为英男经常逃课,他正常放学的时候很少,他现在和一帮人在电影院那里混。有一天我买了一盒烟,放学的时候我递给了英男一根。

“你现在抽烟了?”英男问。

“没有,不过我昨天突然想起了我们一起抽烟的时候,那时候你说过,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就是朋友。”

“嗯?我说的?哈哈,不过现在朋友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兄弟。”

“朋友和兄弟不一样吗?”

“生死与共的才是兄弟,你能生死与共吗?” 英男说:“我有很多生死与共的兄弟。要是没有人,狗都不叫门。”

初二的时候,我和英男在一起的时候更少了,他开始泡马子了,很奇怪他那么受女孩子欢迎,有时候他还把他们的情书给我看,看这些的时候我的脸总是红涨涨的。

“你有马子吗?”英男问。

“我没有。”我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们这些兄弟都有马子,想不想要?我可以帮你”英男坏坏地笑了笑说。

“我不要,我学不来这个……”

尽管我说我不学,英男还是把他的绝学教给了我:

“你这样,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时候,你把座位调换到你喜欢的女孩旁边,开演后你就把她的手抓过来,那么多人她一定不敢喊,接下来的时间这手就是你的了,想怎么玩都行。你们牵过手,一定会被人看到,然后她人也是你的了,就这么简单。”英男很老练地鼓励我说。

“还记得我们抽烟的地道吗?泡到马子就往哪里领。”

英男的情书和他传授的方法,给了我很多想头,我学会了手淫,却没敢碰任何女孩子。

有一天班里来了个插班生,一个把眉毛修得细细的女孩,有股成熟女人的气息。我们后来知道她是我们那片老大的马子。一天下课时,我看到英男偷偷的递给她一张纸条,女孩把纸条拿到嘴边抿了一下又放进书包里。

放学的时候,我和英男一起回家。

“你给她的纸条上写的什么?”我问。

“你看见了啊,我约她看电影。”

“你不知道她男朋友是谁吗?”

英男习惯性的撇了下嘴,小声说:“我知道!”

第二天英男没来上学,我听说他被打得很重。老大带着小弟在他家门口堵住了他,他捡起块砖头冲了上去。那以后,英男就不来上学了,初中毕业后我跟父母离开了英城,我们也就失去了联系。

2000年初,我已经在外地工作,一日有老同学拜访,我们聊到了英男。

“你知道吗?咱同学现在最有钱的就是英男。”老同学神秘的说。

“英男高中毕业后,他爸当了常务副校长,给他在咱父母的大学里找了份教工的工作。你知道,他本来胆子就大,见了女人就不要命。后来他泡到了一个大学生,那女孩长的漂亮,父亲又是个大型国企的老总,两个人合伙骗他父亲公司1000多万,然后就远走高飞了。女孩爸爸为了女儿又不能报案,现在没人知道他在哪。”老同学滔滔不绝地说着,一副又羡慕又嫉妒的样子。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见到了英男,他递给我一根烟,吐着烟圈对我说:“你抽了我的烟,现在我们是朋友了”

从第二天起,我开始抽烟了。

 

编辑:红星闪闪

来源:人境院

0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5日
收藏

人境简报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专题】《五一劳动节》专辑

【专题】"南街村模式讨论"

【专题】"民左之争"回顾

【专题】关于"人性论"的探讨

【专题】"新潘晓来信"

【专题】"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0

【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和左圈人士》系列